英媒:英国的"双输"选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09: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报道】题:英国的“双输”选择
众所周知,在与欧洲的关系中,英国总是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大好机会白白地溜走。
上世纪50年代初,英国之所以对欧洲说“不”,是源于其在二战后过度膨胀的自信心。英国梦想与美国一决高下,把自己想像为雅典,而把美国比作罗马。这样的幻想,本应随着英国在1956年苏伊士危机中的惨败而早早烟消云散。美国显然无意向英国求取古老的智慧。美国已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而英国则与法国一样,不过是一个在中东地区行事落伍的中等规模的强国。一个关键的十年就此断送。英国无缘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创建过程。
上世纪60年代,英国又失去了一个关键的十年。这一次是由于法国戴高乐将军(General Charles de Gaulle)不信任“盎格鲁撒克逊人”所致。到70年代,英国终于朝着欧洲靠拢,但为时晚矣。法德之间带着澎湃激情的理性联姻,已经有了充裕的时间来扎稳根基。英国仍将是一个新来者——当然会受到欢迎,但俱乐部的其他成员总是用一种怀疑的眼光来看她。她真的与我们有共同的根本价值观和最终目标吗(坦白地说,虽然我们自己对这些东西也并不总是一清二楚)?她认同我们的做事方式吗?英国虽然身在欧洲,但她心也在欧洲吗?
回想起来,欧洲是大大错失了让英国全面融入和参与的机会。欧盟在行事上不时偏离民主路线,身为“众议会之母”,英国议会本来或许能够阻止这一点。英国式的实用主义本来也会大受欢迎。
往事令人不胜唏嘘:历史无法改写。但2011年发生的一切和英国再次说“不”,令人不由得想起了过去。这已经是英国第二次有意识地孤立自己,而且这一次是在这样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当然,这一次的背景截然不同。欧洲一体化已不是一项机会遍地的新生事业,而是一个为自身生存而战斗的混合体。而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英国这次说“不”,比上世纪50年代那次显得更加不切实际,危害可能也更大。在一开始就成为匈牙利唯一的同伴、与之一同说“不”,对英国来说不大光彩。大不列颠是个天然的岛屿:匈牙利如今在民粹主义多数派的支配下,抱着偏狭的心态,公然仇外,与充满自信的波兰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敢于承认德国是欧洲“不可或缺的国家”。
因此,从海峡这一边的角度来看,伦敦说“不”既是可以预料的,也是可悲的,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只用一句话,英国就朝着在欧洲孤立自己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然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英国人民——不管是亲欧洲派,还是疯狂的欧元怀疑论者——都未能认识到欧洲内部正在发生的一个根本变化。
欧洲正日趋朝着英国观念中的欧洲演变,也就是说,政府间联盟的色彩益发鲜明,而不是一种联邦。这大体上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显然盘算了良久,最终认为欧洲太重要了,决不能让欧共体官员独掌大权。在这个紧要关头说“不”,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不仅让法德之间的紧密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也等于把基本上是英国观念中的欧洲,交给了法德同盟去领导。这对盟友实力并不对等,法国明显较弱,而德国较强。
(责任编辑:刘阳禾)
但我们千万别抱着老套的看法。法国并不需要英国来制衡德国。事实上,如果英国想在世界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话,是她需要欧洲。而如果英国答应加入,欧洲就会更有威信。欧洲正在发生一场政治意愿与市场对决的战争,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武器就是信心。
对于新欧洲的建设来说,伦敦金融城的缺席所造成的损害,要大于它参与其中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这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英国之所以说“不”,是短期国内政治考量的结果。但卡梅伦的立场首先是落伍的。不管新欧洲“迷你条约”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它是否足以说服市场相信欧洲的复原能力和政治意愿,英国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眼前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多么深刻的变化。
我们正在缓慢地进入一个“后西方时代”,历史的火炬正从西方传到亚洲。英国无法再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自欺欺人地认为,“这一个统一于一尊的岛屿……这一个造化女神为她自己造下的堡垒”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拯救自己。在上世纪50年代,欧洲的主题是和平、和解。今天它的主题却是:如何在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有了英国加盟,欧洲显然会更值得信赖,而伦敦也不会那么孤立。因此,英国说“不”,是一种“双输”的做法。
本文作者是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The Fren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高级顾问多米尼克莫伊西(译者/何黎)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