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也疯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4:12 来源: 信息时报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过后的首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五”,这一天通常标志着美国一年一度的节日购物季正式到来,之后一直持续到圣诞和新年。
为招揽生意、争抢顾客,商家通常会在“黑色星期五”当天凌晨开门营业,使出各种手段提高节日销售额,而不少消费者会通宵达旦地排队抢购数量有限的特价商品。每年的这一天,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省钱的时刻。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再热衷感恩节后彻夜排队、在店铺门口跺着脚哈着热气等候“黑色星期五”大减价,更倾向于在“网络星期一”轻松自在地用鼠标完成疯狂购物。
今年感恩节的当天晚上,纽约梅西百货公司的门口早已排成了人龙,不少拿着现金和信用卡的顾客都在焦急等待着12点的到来。
这样的场景在美国各大型商场门口比比皆是。今年的感恩节是11月24日,这意味着美国节日购物季从25日——“黑色星期五”拉开帷幕。
商家提前开张
由于商家记账时通常用红色表示亏损、黑色代表盈利,因此“黑色星期五”寓意财源广进。而近几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对零售业者来说,“黑色星期五”是最旺消费季的起跑点,也是商家有望在一年当中营收脱离赤字、“由红转黑”的关键日子,因此,格外受到商家重视,许多商家从这天起连续推出打折促销等优惠活动,希望提升人气。
历年来,美国商家的“黑色星期五”抢购时间多半在凌晨4时或5时开始。而今年为了吸引消费者上门,不少零售业者纷纷把开卖时间提前到当天的零时。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甚至把开卖时间提前到“黑色星期五”的前一天,即感恩节当天晚上的10时。而为了能在大减价中买到限量超低价商品,部分美国民众甚至提前好几天就到商家门口开始排队。
抢购引发争议
虽然在抢购中屡屡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事件,比如在美国洛杉矶一家沃尔玛商场抢购的人群中,一名女子为了抢先买到限量低价的游戏机,在商场店员打开装货箱时,就开始向周边等待的顾客喷洒辣椒水,致近20余人受伤,目前,她已经遭到警方的通缉。
在节日购物季期间使用辣椒水的不止消费者。在北卡罗来纳州金斯顿一家沃尔玛商场前,执勤的保安在24日午夜为了让消费者有秩序地购买电子产品,也向“不听话的”消费者喷辣椒水。
为购物动用辣椒水还算不上疯狂。11月25日凌晨,加利福尼亚州圣莱安德罗的一家商场停车场还发生一起针对打折季消费者的持枪抢劫案件。
销售数据喜人
但是这些恶性事件并没有阻止“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热潮。
来自美国圣何塞市、45岁的科耶·波特说,他在“黑色星期五”一共花了2700美元。那天他和家人吃完感恩节大餐后,就匆匆忙忙赶在晚上10点半前到达商场目的地,“前几年,我们家庭在出发之前通常有不少争执:首先应该去哪家商场?但是今年,我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早出发,多逛几家。”
根据全美零售业联合会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黑色星期五”零售业销售成绩骄人,524亿美元的销售额足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4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好记录。平均每人消费约398.62美元,人均消费增长9.1%,而花费最多的项目分别是服装、电子产品和家庭用品。
数据
2011年“黑色星期五”
进店顾客:2.26亿人
凌晨入店顾客占比:24%
折扣店顾客:4900万
仓储店顾客:6400万
消费总额:524亿美元
人均消费:398美元,网上消费150美元
(数据来源:全美零售业联合会)
案例
聪明师奶 用手机询价 买前想一想
在节日购物季中的茫茫人潮中,来自明尼阿波利斯的安吉拉·马阿思科是一名助理,然而头脑灵活的她是精明消费的绝佳案例。
在“黑色星期五”的凌晨时刻,在布卢明顿的Target商店门口排队等候入场时,安吉拉心里一直想着要冲进去买下之前在广告单上看中的降价250美元、现价为298美元的高清液晶电视。然而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等待的人群,有一款40英寸的三星液晶电视参加“开门有礼”活动,折扣也相当的大。
听到这个消息后,马阿思科有些心动,然后她马上用手机上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上查询了一下两款液晶电视的价格,发现店员推荐的三星牌液晶电视虽然折扣很大,但是价格也更高,最后,安吉拉还是坚定地买下了之前就看中的那款。
“对于零售商来说,他们一如既往地提供极大折扣吸引顾客,”瑞秋·马瑞特是明尼阿波利斯当地一家广告和市场调查公司的总裁兼任综合客户服务部主管,“但是他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创造更多的购物气氛以及购物体验上,否则,将很难击败网上定价。”
(下转B03版)
(上接B02版)
“网络星期一”续掀购物热潮
“黑色星期五”的人气数据还不足以让商家们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越来越火爆的“网络星期一”(指的是“黑色星期五”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一年当中最火爆的购物日之一)还会给他们带来刷新纪录的好消息。
那一天,估计大约有占美国人口一半以上的网民在感恩节长假结束后,轻松自在地在办公室、家里或者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轻滑鼠标,甚至用他们的智能手机完成一宗宗交易。
网购额增长迅速
和在各大商场轮番赶场的顾客截然不同的是,参与网上交易的顾客数目同样惊人。
全美零售业联合会的统计显示,在“黑色星期五”期间,到商店或者商家网站购物的人数总共高达2.26亿,比去年增加1400万人,创下历史新记录,而当天有5000万美国人浏览在线零售网站,较去年同期增长35%。
而根据美国网络趋势调查公司comScore则发布报告称,在“黑色星期五”那天,全美网上销售额达到8.16亿美元,比去年大增26%。而11月28日“网络星期一”更是惊人,当天销售额冲上12.5亿美元,不仅比去年大增22%,更创下历史新高,是2011年至今为止互联网购物最疯狂的一天。
据悉,“网络星期一”一词起源于2005年,由全美零售业联合会下属的网站首创——美国商家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度过了感恩节假期回到工作岗位之后,会通过互联网购买礼物来回馈节日期间的家人和朋友。
免费送货受青睐
因此,“网络星期一”这天是各大在线零售商竞相争夺客户的最疯狂时期,商家甚至以提供免费送货服务为代价。
在美国居住11年的加州政府雇员陈小姐接受采访时就说,和许多消费者一样,她也曾是“黑色星期五”的忠实顾客,曾经和同学朋友在购物中心门口搭起帐篷,冒着严寒在睡袋里等候感恩节第二天一早抢购,虽苦不堪言却乐在其中。但是现在已逐渐失去在拥挤不堪的商店里拼抢的劲头,因为更喜欢在安静舒适的办公室里畅游“网络星期一”,不仅消费安全方便,价格也更诱人。更吸引的是,“有些产品不需要付近10%的销售税,更不需要考虑支付邮费,仅是这两项,就为我省去不少钱。”
自从“网络星期一”在2005年兴起之后,销售额每年迅速增加。2006年,它的单日销售额还只能排在网上购物销售额第12位,而去年,已经以10亿美元傲然位居第一,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传统零售商求变
对网络零售业者而言,除了“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的疯狂,还有12月12日忙碌的“绿色星期一”,据悉,eBay公司曾在2007年认定12月第二个星期一为“绿色星期一”,这一天也经常缔造一年之中数一数二的网购业绩。
网购已经成为美国零售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传统零售商正在大力推进在线销售,包括梅西百货和沃尔玛在内的连锁销售均已经开始大力改善其在线销售。
根据ComScore公司发布的报告,今年1至10月,美国消费者的网购支出已经达到1243亿美元。仅在11月1日至20日期间,网购支出就已达到9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4.7亿美元增长14%。
而真正的购物旺季是圣诞节前最后一周,该机构预测,今年最后两个月,美国网购可能突破3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26亿美元增长15%。
据PayPal移动支付部门最新报告,与2010年感恩节相比,今年同期通过移动支付网上购物的费用总量上升了511%。据介绍,在线购物销量好于预期部分受到了移动通信设备在线购买量上升的驱动。
案例
海淘一族 免费送货 网购省钱
现在是半夜时分,但是这并不妨碍巴尔博·托特穿着睡衣开始她的购物之旅。这个时候,不少购物网站都推出了“网络星期一”的优惠活动,托特认为这是网购的最好的一天。
“我认为他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留在了今天,”46岁的托特来自荷兰。
点击了几下鼠标,托特给她的四个孩子和亲戚都买好了礼物。托特说,她之所以喜欢网上购物,是因为她的骨关节炎,让她难以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我的策略就是免费送货, ”托特说,“如果我不能得到免费送货的机会,我就用优惠券去抵消运输成本。”
和托特有同样需求的还有雷伊·麦克雷斯,“我现在基本上很少去商店了,”28岁的他说,“我不喜欢人们在商店里的嘈杂。”他喜欢“网络星期一”的理由也是不少网络商家全场免运费,他甚至还通过手机下载了几个小插件,来看那些打折产品最为畅销。由于智能手机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麦克雷斯说,他希望今年用手机下订单,完全不用电脑。
(下转B04版)
(上接B03版)
无独有偶
英国网购疯狂 邮政“爆仓”
不管是“黑色星期五”还是“网络星期一”,抑或是“绿色星期一”,美国民众疯狂购物的确让人影响深刻。然而对于同样有着圣诞购物季的西方国家来说,疯狂似乎是一种通病。最近一份报告指出,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也是一个越来越习惯于网上购物的民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
根据Ofcom公司对国际通信市场进行第六次调查之后发现,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是与去年相比,全球通信收入仍增长3.4%。而在英国,79%的英国人曾经通过互联网订购各种商品或者服务,这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欧洲国家。此外,甚至还有九成的英国民众直言他们经常访问零售网站。
该报告还发现,更多的英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手机上网冲浪,并在手机上玩更多的游戏,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调查显示,从去年二月到今年八月之间,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从24%到46%,高于其他被调查的欧洲国家。
由于网购的疯狂发展,在圣诞购物季来临之际,英国皇家邮政正在面临着史上最忙碌的时刻,甚至要遭遇“爆仓”的危险。有统计称,他们现在手头上即将要投递的物品包括约一千万封信件、贺卡以及包裹。而在整个购物季,预计将有1.8亿份物品需要投递,为此,英国皇家邮政特别雇佣了2000名临时工,让员工总人数为1.8万人,以备购物季的来临。
阿兰·戈恩斯是英国皇家邮政收寄部苏格兰分部的主管,他直言,“圣诞季通常是我们最忙的时刻,星期一是我们最忙的时刻,我们在那天要处理大约1千万份物品,这几乎相当于平时的两倍。”
疯狂购物的背后
便宜就是一切
不管是“黑色星期五”,还是“网络星期一”,美国人都似乎有着充足的理由去购物。然而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疯狂购物实际上更是无奈。美国媒体在一次报道中直言:“别再跟顾客谈什么款式、质量、售后服务了,今年购物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价格。 ”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39.8,比上月大幅下降6.6,而失业率仍高达9%。在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美国人购物观念更加理智,网上商品的低廉价格更吸引谨慎的消费者,在商家折扣最大的时候下手,无疑是一种省钱的方式,网上零售销售的增长亦情理之中。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苏查里塔·穆尔普鲁表示,虽然美国节日购物季的网络购物市场仍然令人鼓舞,但仍在以方便廉价的优势吸引消费者。约有58%的美国成年网购用户表示,他们比一年前更看重价格,59%增加了在免费送货网站的购物量。
而美联社援引一项投资分析调研的结果称,在上千位受访者中,有78%的人表示他们比一年前更关心甩卖信息,而在2008年经济衰退前,这一数据只有68%。64%的受访者表示,除非有5折到7折的促销力度,否则将不愿意在这个购物季进行大采购,而去年这个数字只有54%。此外,希望获得4折或更低折扣的消费者则从去年的8%上升到10%。
购物狂算不算精神病?
疯狂购物的同时,让很多人误以为“购物狂”是近年来新生的概念,事实上,这个词最早是用来描述那些购物上瘾而不能自控的精神症候的。早在1915年前后,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就在教科书上描述了这种病症,并给它取名为 Onimomania(购物狂),这个词自诞生之后很快传播开来,如今越用越广。
露西尔·申克大多数时候在深夜进行疯狂大采购,但经常在收到商品后又退还给商家,因为她买不起那么多东西。但接着,她又会在电视上看同样的商品,然后买下,然后再退货。
露西尔·申克有一次买了2万美元的珠宝,结果背负重债,陷入绝望,最后不得不求助医生。纽约心理学家雷恩·本森给她的建议是,下次再购买珠宝之前,不妨和那些珠宝进行一次“对话”,以便对她的购物冲动形成某种克制。
“我会对珠宝说,‘你太漂亮了,没有你我简直活不下去,我太喜欢你闪烁的光芒了,’”62岁的申克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这样说,“珠宝对我说,‘你需要我,戴上我你会更漂亮,’我接着说,‘我确实需要你,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你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必须改了,必须收手了,我一分钱都花不起了。’”
《美国精神病学期刊》曾发布一项研究报告称,在美国,像申克这样经常昼伏夜出疯狂网购的购物狂可能多达1000多万,他们经常“不由自主”地买一些自己不需要或者买不起的东西,使自己的工作、家庭以及心理健康遭遇重重危机,而这些人大部分是女性。不要认为购物狂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成为购物狂的可能性几乎和女人一样高,虽然调查显示美国大多购物狂的年薪通常都不到5万美元。
她们购物上瘾就像酗酒或赌博成瘾一样,经常无法控制地购买一些并不实用或价格不菲的物品,陷自己于困厄之境。这种境况十分普遍,有些人甚至需要以抗抑郁药物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由此,专家们正在考虑是否将它列为一种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