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峰会传出三大信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3: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此次峰会并不意味着债务危机的终结,但债务问题急性发作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将进入一个慢性煎熬的阶段。

  12月8、9日两天,欧盟召开2011年度最后一次峰会。鉴于债务危机仍在持续延烧,欧元解体论升温,各界对此次峰会普遍寄予厚望。法国总统萨科齐称,这将是欧洲“最后的机会”。从峰会成果看,欧盟领导人展现了捍卫欧元的坚定决心,出台了系列中短期措施,基本达到了外界预期,全球股市、债市反应尚好。

  峰会传达的最主要信息是,欧元区国家不准备让欧元区解体,不会让欧元消失,而是准备从长远着眼通过“更多的欧洲”稳定欧元。

  欧盟峰会的最主要议题就是应德国要求讨论修改欧盟《里斯本条约》,以强化欧元区财政纪律。最终欧元区17国加上除英国之外的其他9个非欧元区国家同意起草一部新的政府间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各国将“黄金法则”纳入宪法,或使其成为具有同等地位的法律,明确规定结构性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确保预算平衡;二是财政赤字超过GDP3%的成员国会自动受到处罚,除非欧元区成员国以有效多数表决的方式同意不予惩罚;三是欧洲法院有权就成员国是否遵守本国制定的“黄金法则”作出裁决;四是欧元区国家的预算以及债务发行将受到欧盟委员会更大的监督。新条约预计将在2012年3月前完成,并于2012年底前生效。欧元区领导人还决定,未来欧元区峰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在债务危机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将每月举行一次峰会,以更有效地沟通交流、应对危机。尽管峰会没有就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达成协议,但欧元区领导人委托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3月前提出一份具体方案,也向市场传达了欧元区团结互助的信息。

  峰会传达的第二个重大信息是,欧盟的“双速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为了实现“更多欧洲”的目标,欧元区领导人特别是德国还打破了禁忌,不惜在欧盟法律框架之外展开行动。由于英国的否决,欧元区国家无法通过修改《里斯本条约》的方式来实现加快经济、财政政策一体化的目标,被迫订立一部政府间新条约,未来欧盟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如何在欧元区事务上发挥作用还存在法律上的争议。但欧元区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更充分展现了深化区内合作的决心。

  欧元区加快经济、财政一体化步伐已成趋势,特别是预算主权属于成员国核心主权,欧元区成员国相互监督彼此预算、至少部分让渡预算权还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其他领域的一体化,包括税收、社会政策,乃至外交和国防政策,等等。欧元区将成为欧盟内一个真正的核心圈,并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机构,如欧元区财政部等等。鉴于英国已决定不参与欧元区起草新条约的谈判,未来在涉及欧盟经济、金融、单一市场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制定方面,英国对欧盟决策发挥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小,其在欧盟内的角色也将日趋边缘化。

  峰会传达的第三个重要信息是,欧盟和欧元区国家决定采取一系列更为强有力的措施,以应对眼前危机,不让危机失控,展现了欧元区的团结精神。一是欧元区国家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将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2000亿欧元,扩大其救助能力;二是让原本于2013年生效的常设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于2012年7月生效,ESM有效贷款规模为5000亿欧元,但2012年3月欧元区领导人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扩大其救助规模,这一机制将直接受欧洲中央银行管辖,未来在决定救助欧元区成员国时不再需要成员国的一致同意;三是尽快落实欧盟10月26日峰会的决定,对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进行杠杆化处理,未来这一临时性机构在ESM生效后仍可能与其并存。此外,欧洲中央银行在危机救助中的角色将更为清晰。此次峰会前,欧洲中央银行已经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如降低欧元区主导利率,宣布未来三年内为欧元区银行提供无限制的流动性,从而间接支持了政府的主权债券发行等,预计在欧元区国家达成加快财政一体化的协议后,欧洲中央银行将在事实上担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确保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稳定渡过改革的关键时期。

  应当指出的是,此次峰会虽然有助于稳定欧元区形势,但也不可能完全化解危机。一是短期应对措施力度还不够大,救助资金相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庞大债务来说仍可能只是杯水车薪。而且欧洲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地位仍不清晰;

  二是新条约的谈判和批准能否如期完成也是个未知数,这些也给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

  三是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民众将承受更多、更大的改革痛苦,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否在民众此起彼伏的游行示威中坚持改革下去,也是个不确定因素;

  四是外部压力仍在增大,一方面国际评级机构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调降包括德、法在内的所有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国际大型游资仍伺机炒作,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步入下行通道,欧元区经济前景更为黯淡,这也将给欧元区国家改革带来更大困难。而且更重要的是,债务危机是欧元区各种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也不大可能在三五年时间内解决。

  因此,此次峰会并不意味着债务危机的终结。但债务问题急性发作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将进入一个慢性煎熬的阶段。欧元区和欧盟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受债务危机困扰。□(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