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东剧变导致地区政治格局重新洗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6: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2日言论版文章:2011年中东北非剧变,受到冲击的都是阿拉伯国家,它表明阿拉伯世界内忧外患,长期积累的种种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时期,激烈的政治动荡和社会转型无疑漫长而痛苦,阿拉伯国家正在付出巨大的代价,未来还将背负沉重的负担。

  中东政治格局重新洗牌

  2011年阿拉伯国家爆发连锁的革命,可以说它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剧变,这一系列的政治动荡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曾有过的重大事件,伴随着愈来愈猛的政治风暴,中东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以往强硬的阿拉伯大国纷纷倒下,海湾阿拉伯君主国势头走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海湾国家力图主导阿拉伯内部事务,在制裁叙利亚问题上,卡塔尔冲锋陷阵,当起急先锋。阿盟决意与叙利亚叫劲,11月16日起中止叙利亚参加阿盟及其相关机构活动的资格,其制裁叙利亚的措施力度空前,出人预料。阿盟加大压力,最终迫使叙利亚有条件地接受了阿盟的调解协议,但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叙利亚持续数月的危机。

  阿拉伯革命之春的爆发使巴以和平谈判边缘化,巴勒斯坦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实体国家,尽管得到了联合国大会和世界130多个国家的承认,但是仍然处于法理国家向实体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便是加入了联合国,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美国在其阿拉伯盟友穆巴拉克、本·阿里、萨利赫垮台后,重整中东政治格局,叙利亚危机一触即发,美国、俄罗斯的军舰奔赴地中海亮剑,法国等各大国力量角逐叙利亚,极大地增加了叙利亚危机的热度。叙利亚局势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如果美国和欧盟执意坚持巴沙尔必须下台的话,巴沙尔将难逃下台的命运,箭在弦上的叙利亚局势发展前景不妙。伊朗局势起起伏伏,由阿拉伯革命之春初期的积极介入变为转攻为守,以避免引火烧身。12月以来,伊朗的紧张局势再度升温,伊朗正在积极备战,以对付美国即将发起的军事打击。尽管美、英、以拉开了向伊朗进攻的架势,但短时间内还不足以开战。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不安,2011年底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已成定局,但美国将会通过新的方式继续控制伊拉克局势。

  阿拉伯多米诺骨牌效应明显

  2011年西亚北非刮起的阿拉伯革命风暴可谓惊心动魄,其最大的特点是:阿拉伯多米诺骨牌效应明显出现,有4个阿拉伯国家的政权相继倒台。最先是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于1月14日弃国逃亡沙特阿拉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紧跟着埃及爆发“1.25革命”,2月11日穆巴拉克总统辞职下台。突尼斯和埃及两国政权垮台后,这场来势猛烈的政治风暴并未结束,其波及面呈迅速蔓延态势,中东地区抗议本国政府的浪潮接踵而至,地缘政治的冲击波席卷整个地区,一个接一个的中东国家受到严重冲击,不仅震撼了阿拉伯世界,也惊扰了全世界。随后,利比亚在北约的强烈军事干预下,卡扎菲政权最终垮台,并于10月20日被击毙。而后,11月2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最终在权力移交协议上签字,被迫交权。随之,西方大国借助颠覆卡扎菲政权得手的东风,即刻重拳出击叙利亚,加大了对叙的制裁力度,并公开要求总统巴沙尔下台,一时间,叙利亚面临的政治风险急剧增加,巴沙尔政权是否将成为即将被推倒的第5块阿拉伯多米诺骨牌呢?世人拭目以待。

  中东政治剧变的发展趋势

  已经发生政治剧变的阿拉伯国家正在进行“革命”后的政治整合,尚未发生严重动乱的国家在主动加紧进行政治民主改革,以免受到阿拉伯革命之春的影响。

  明年叙利亚危机将成为最大看点,可能会有结果,尽管叙利亚握有一些杀手锏,但西方不会改变对叙的打压政策,叙利亚局势发展前景堪忧,叙反对派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几天前在瑞士日内瓦会见了7名叙反对派领导人,以表示支持。总体看,巴沙尔政权难逃下台的结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叙利亚危机真正的危险是,它是否会向周边国家蔓延,真主党、哈马斯、伊朗、以色列会不会卷进来,一旦卷进来中东地区势必大乱。为避免叙利亚危机导致地区大乱的趋势,美国、俄罗斯正在联手复制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也门模式”,也门模式是什么呢?就是“权力移交”,也门危机的解决是根据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筹划,萨利赫总统把权力交给副总统哈迪,与此同时他获得到美国避难。目前,俄罗斯外交部正在说服巴沙尔同意把权力交给俄罗斯和美国一致认可的一方,换取他到莫斯科避难,免于一死。巴沙尔如果不想战死,或落个卡扎菲的下场,只能选择同意,这或许是最好的出路。目前,该方案正在紧张的运作中。

  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一些国家在结束个人专制制度以后,国内将进入多种政治力量相互激烈角逐的时期,持有不同治国理念和政治诉求的形形色色的政治势力已经亮相政治舞台,最终花落谁家一时难见分晓。阿拉伯国家政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重新获得稳定,国内政局不稳与国家间矛盾的持续,将使中东地区进入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

  伊斯兰教政治势力是阿拉伯社会中的一支强大力量,发生动乱国家个人专制制度的结束,以及原有执政党的解散,给伊斯兰势力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多党选举中,伊斯兰势力在政坛崛起成为必然现象。

  突尼斯政局剧变后,伊斯兰势力崛起,在10月份举行的突尼斯国家制宪议会选举中,伊斯兰复兴运动获得41.47%的支持率,获得制宪议会217席中的90席,成为制宪议会的第一大党。随后,摩洛哥众议院提前大选,伊斯兰政党——正义与发展党赢得议会395个席位中的107席。12月2日,埃及议会选举显示,伊斯兰政党赢得总票数的65%,而在年初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世俗自由派得票率仅为13.35%。在伊斯兰政党当中,穆斯林兄弟会的自由与正义党得票率最高,为 36.62%,其次是走强硬路线的萨拉菲派光明党,得票率为24.36%,然后是温和派新中心党,得票率为4.27%。利比亚将在数月后举行大选,过渡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今后要以伊斯兰教为立法基础。

  显而易见,伊斯兰势力表现十分活跃,正在阿拉伯国家动荡中崛起并复兴,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等国伊斯兰政党通过选举,和平取得执政权,它们在民众中享有的地位令世界刮目相看。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伊斯兰势力纷纷登上阿拉伯国家的政治舞台,并得到民众支持,这个结果已经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警惕和不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   刘月琴   编辑   裴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