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先出口再进口 假“洋货”屡现 内贸体制落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5: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报道:对于国内产品出口香港再进口国内就摇身变成贵价“洋货”的现象,不少消费者深恶痛绝。但在日前举办的“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1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主题年会上,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指出,这种现象背后也有中国内贸体制落后的因素。以玩具业为例,不少中国的生产企业只好走这条道路,玩具出口香港再进口,而成本因此上升15%以上。

  香港利丰集团是全球知名消费品进出口贸易商。冯国经表示,利丰扮演欧美产品供应商角色的同时,也作为销售商推销产品。其旗下的零售企业,如OK便利店、男士服装以及玩具反斗城等。这些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采购内地产品供应香港。但在多年的内外贸经验中,冯国经发现,由于中国内贸体制的发展落后,内外贸不能有效对接,导致中国市场的产品两极化,一方面低价低质的产品横行,另一方面是奢侈品大热,但大众希望购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供应量很少。

  这是什么原因?冯国经就玩具业举例,中国是玩具的制造大国,按道理,应有丰富的物美价廉的玩具供应,可事实并非如此。“玩具反斗城在采购时发现,由于繁复的计算使中小企业在内销的税务问题上与海关统计出现偏差,为避免被认为刻意逃税而遭罚款,他们宁愿把商品先出口到香港,然后再运回内地。仅就玩具来说,这样操作的成本就增加了15%。”

  冯国经指出,如此操作造成物流成本加大和效率降低,不利于批发零售和流通产业发展。他提出两点启示:第一、企业在发展制订战略时,应内外贸一体并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空间。第二、政府应进一步放宽限制企业进行内外贸易的规定,使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和便利化,并继续加强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