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锅碗瓢盆”标准比德国更严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6: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吕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21日起发布实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21日对民众关心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问:不锈钢制品可能对食品安全带来哪些风险?

  答:食品接触用不锈钢的主要安全问题为重金属的迁移。一般情况下,不锈钢制品在盛放、烹煮食物或与食品接触过程中,不构成食品安全风险;当不锈钢制品在使用中迁移的重金属超过限量时,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欧盟和德国相关法令规定了不锈钢制品中有害物质的迁移量,我国原《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也对不锈钢中的重金属迁移量作出了规定。

  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适用于主体材料为不锈钢的食具容器及食品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修订工作组重点研究了不同型号不锈钢中铬、镍、镉、砷等重金属的迁移量,以保障人体健康为宗旨,并以国际权威机构的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参考了德国LFGB法规的相关规定修订了重金属的迁移限量,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问:新标准重金属的迁移限量是否做到了与国际接轨?

  答:德国食品用不锈钢制品标准代表了欧盟水平。与之比较,我国新标准中的铅、铬、镍、镉等重金属迁移限量均一致。此外,我国还根据实际采样分析情况,对砷迁移限量指标也作出了规定。可以说,我国新标准比德国更严格。

  问:与原标准比较,新标准限量指标做了哪些调整?

  答:根据国外和我国最新风险评估结果,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健康为原则,修订工作组科学调整了重金属迁移限量。

  其中,铅迁移量由原标准的0.2毫克/平方分米调整为0.01毫克/平方分米;铬迁移量(马氏体型钢不作评价)由原标准的0.1毫克/平方分米调高至0.4毫克/平方分米,因为铬是形成不锈钢钝化膜、保证不锈钢质量的关键金属,新指标与德国一致,经风险评估是安全的;镍迁移量原标准为0.6毫克/平方分米(奥氏体型钢)、0.2毫克/平方分米(马氏体型钢),现调整为0.1毫克/平方分米;镉迁移量由原标准的0.004毫克/平方分米调整为0.005毫克/平方分米;砷迁移量与原标准一致。

  可见,新标准铅、镍等金属迁移限量均比原标准严格,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

  问:日前,知名品牌“苏泊尔”多款不锈钢炊具因锰含量超标等问题被查处。对备受关注的重金属锰,新标准为何没有作出规定?

  答:新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个别单位提出在标准中设定重金属锰的迁移限量指标。经研究,最终新标准未对锰的迁移限量作出规定。主要理由有三:第一,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锰缺乏可引起多种疾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成人锰适宜摄入量为3.5毫克/天,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0毫克/天;第二,凡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的不锈钢制品,其锰的迁移水平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第三,标准起草单位收集整理了国外关于不锈钢食具容器有关锰的限量规定,除个别国家外,其他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未对锰的迁移量作出规定。

  关于不锈钢制品标准中锰指标的设置问题,卫生部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向卫生部提出增加锰指标的立项建议。目前,卫生部正在征求2012年食品安全标准立项建议,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建议。我们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以促进市场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食品用不锈钢制品质量安全水平。

  问:有相关企业参与了这个标准的修订。新标准是否被大企业“绑架”?

  答:参与标准制订的既有一些企业,也有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以及一些地方协会,他们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均可提供数据、提出意见和建议。新标准不会被某个企业所左右。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让制修订的过程做到广泛参与。我们打算在卫生部网站上开设“食品安全标准”专栏,作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公众即时了解标准制修订进展。标准制修订过程中,我们还将通过举行论证会等方式,请媒体、消费者等共同参与,力争做到符合健康需要、满足公众要求。在标准颁布实施后,也欢迎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重新评估审核、及时修订,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的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尽快公开征求各界意见。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