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03:07 来源: 经济日报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粮食调出省,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取得了粮食生产连续8年喜获丰收、6年连创新高的显著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树立一个意识(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发挥两个作用(发展生产和保障供给的主力作用)、通过粮食生产大县、大片、大户的示范带动,推进“四良”配套(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借助粮食“三大行动”实施平台,实现粮食稳定持续增产。
作为粮食主产省,我们始终把责任意识放在首位。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主动把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列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全省各级各地均成立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粮食生产“三大行动”领导机构,构建了省市县乡4级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机制。省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对市、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安排奖励经费700万元,表彰一批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调动各地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坚持发挥“两个”作用不动摇。一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局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安徽以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为抓手,有力提升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保障粮食供给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每年调出150多亿斤粮食支援兄弟省市,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大县”、“大片”、“大户”的示范带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法”和“良制”的有机结合,培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增长点。
一是打造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安徽省加强了长江、淮河流域防洪、除涝、灌溉骨干工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土地整理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打造了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是推广良种。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是粮食生产夺取高产的基础和前提。自2005年起,安徽省通过对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改农民自留种为商品种,改普通品种为高产优质品种,确定了主导品种的主体地位,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实现良种化、商品化、优质率。同时我们坚持国家小麦良种补贴在主产区实行省级招标采购、优惠价供种的补贴方式,每年采购6亿斤良种,确保小麦主产区实现良种全覆盖。
三是应用良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关键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为核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和节本增效同步,推动粮食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面积扩大向依靠科技攻单产、优化结构增效益转变。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推广配方施肥658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170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8%。
四是构建良制。在全省推广“选出一个带头人,培育一批示范户,形成一套高产技术模式,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服务队,引入一个龙头企业”模式,探索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运行长效机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植保和农机统一作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在全国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基础性服务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动摇,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进“四良”(良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高产创建活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十二五”时期末,全省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农民收入翻一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安徽加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