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中日加强财金合作或成野田佳彦访华成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5 10: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专家称中日加强财金合作或成野田佳彦访华成果

  野田佳彦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将于25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华前,野田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中国驻日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自称是日中交流之子,愿深化日中战略互惠关系。

   中国发展对国际社会是机遇

  野田称,这是他就任首相以后首次访华,期待着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之间构筑起私人的信赖关系,着眼于明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从大局的角度就日中间合作与交流坦率地交换意见。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而言是机遇,日本与中国不仅对两国而且也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负有重大责任,从大局观点出发深化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野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与中方就朝核问题取得共识。确保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是日中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深化战略互惠关系意义重大

  野田表示,邦交正常化至今的近40年间,日中关系取得了飞跃发展,虽然这期间的日中关系经历过种种波折,但两国政府切实本着四个政治文件,为两国关系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我们不应该忘记前辈们所做出的努力。明年邦交正常化40周年将是巩固日中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基础的绝好机会。野田认为,大力推动日中间在增进政治互信、海洋合作、震后合作、经济互利合作、文化及人员交流、地区及全球性课题等广泛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切实深化战略互惠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促进两国国民对话及交流

  野田称,中国已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日中关系以人员往来和经济领域为中心越来越密切。但是,在关系日趋密切的过程中,时而会发生难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在问题发生时,双方需要相互作出努力,避免给整个日中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要想稳定和持续发展日中关系,改善日中间国民感情很重要,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日中两国政府的努力以外,促进两国国民以直接参与方式开展对话及交流,其结果将会有益于国民感情的改善。野田称,他本人是在1984年作为日中青年友好交流3000人访华团的一员首次访问中国的,从那时起与中国结下了缘分。因此,他经常说自己是日中交流之子。希望继续活跃肩负未来重任的青少年等广泛层次的交流,增进多层次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

   应对全球性课题开展合作

  野田表示,当前日中两国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肩负着庄重责任。他认为,日中两国应该针对地区及全球性课题共同开展建设性工作,而且两国间蕴含着开展互利合作的巨大可能性。他愿意推动以下各项工作:应对世界经济和金融问题、寻求在湄公河流域及非洲等潜力地区方面的日中合作,加强亚丁湾打击海盗合作,以及强化裁军与不扩散、反恐、气候变化等国际社会所面临共同课题方面的合作及对话等。此外,日本作为中方担任东道国的六方会谈成员国之一,愿意与中国一道为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付诸努力。

  (责任编辑:刘阳禾)

  

   专访

  专家谈野田中国之行

  此间中日问题专家认为,野田佳彦岁末中国之行是今年中日交往的“压轴戏”,两国领导人将就深化中日政治互信、推动务实合作、增进国民感情、妥善处理分歧等重要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谋划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相关活动,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为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前驻日大使徐敦信:“两国都非常重视这次访问,中日领导人将就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有关活动进行展望和规划,就两国关系中的问题进行坦诚交流,推动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野田佳彦此访是在日本震后重建、世界金融形势剧烈动荡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背景之下进行,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务实合作是两国实现互利共赢、合力应对金融危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客观需要。

   经济合作将开辟新领域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双边贸易额从最初不足20亿美元,到突破3000亿美元。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此前表示,野田佳彦访华期间,两国将讨论互购国债事宜,日本可能最多将购入相当于100亿美元规模、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马俊威:“中日经济互补性强,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两国应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增长点。”

  外交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加强财金合作可能成为野田佳彦访华的一个成果。

  中日分歧需妥善处理

  马俊威:“长期以来,两国在处理敏感问题方面积累了一些共识和谅解,应继续维护和遵守。”

  刘江永:两国应妥善处理涉海问题,当务之急是两国涉海部门加强海上危机管控,尽早建立完善海上危机管理机制,避免突发事件。着眼未来,两国应通过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三个良性循环: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彼此促进;首脑交往与民间感情相互增进;双边关系与区域合作相辅相成。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