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悲观情绪未必是件坏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年终岁尾,免不了要对明年的经济和市场走向做一番预测。从目前出炉的一些研究报告乃至街谈巷议来看,大体上都比较悲观。在国内,股市跌跌不休反弹乏力,房价欲跌还羞进退两难,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继续上升,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之痛,民生诉求有增无减。国际上,欧美增长乏力已成定局,关键只是差到何种程度,是否能避免衰退局面的出现,以及对全球特别是对中国的波及效应会有多大。所以,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人和消费者,完全有理由在年关之时拥有甚至传染某种关于明年经济的悲观情绪。

  但是,转念一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把问题分析得透彻一些,把对策想得正确一些,总比盲目乐观要好得多。

  2011年是国际风云变幻的一年,美债未唱罢欧债又上场,中东政局动荡不已、亚太角逐开始加剧、华尔街也风声鹤唳……从街头到议会,从一国到多国,冲突大展示、利益大纠结、矛盾大暴露。带着这样的“礼物”进入2012年,不悲观才怪。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又是幸事,也就是说,2012年再差能差到哪儿去?

  从经济的基本面上看,实在已经触底了。欧美经济的病根实际上已经彻底暴露了,他们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自己的财政政策以及与此关联的政府(间)组织结构上。按照迄今为止的主流经济学常识判断,必须在政府(包括一国政府和类似于欧盟这样的准政府)层面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如果说在中国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在欧美等国就存在着财政制度甚至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至少有一点,其“寅吃卯粮”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得改一改,否则,再强大的政府改革等外部动力也无法与这种极端自我的文化惯性相抗衡。比如,明年的一大风向性指标就是,看看欧盟诸国是否真的推出一系列的严肃财政纪律的负责任的法案,哪怕有个时间表也好。

  从货币供求面的角度看,则的确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说现代市场问题归根结底是个货币问题,那么,全球包括中国在这方面能出的牌实在已经不多,因为很多招数在应对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时都基本用完了。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各国大都已经进入“还账”时期。大家发了那么多货币,总是要在各类市场上认账的。如果还要继续大发货币比如搞QE3,估计没哪个国家还承受得了,各国都在尽力避免货币之虎冲出来伤人。但不搞量化宽松呢,各类市场又打不起精神,总喊“流动性紧张”。这种“两难”也许是悲观情绪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有人甚至认为,如果流动性持续收紧,经济就可能“二次探底”。

  所以,2012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各国政策的关键可能是怎样把这些货币引导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不要在“收”与“放”之间艰难取舍,还要重视一个“引”字。如果能把货币引向一个合适的“池子”,也许事情就没那么悲观。在中国,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比如,致力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及推动结构性减税。据权威报道,减税4个月来,中国居民收入就因此增加了600亿元。中等收入者群体扩大、居民和企业实际收入的提高,必然会刺激消费的抬升,持续下去,又必然会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契机。实际上,名义收入上升、资产价格高企并不一定等于经济形势乐观,实际所得的增加才是最重要的。这既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也是每个家庭和企业等微观决策者的期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有的考量。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神奇黄金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