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在激励机制以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01:0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程亮亮

  尽管郭树清的表态似乎让业界呼唤已久的激励机制再现曙光,但摆在中国公募基金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激励机制真的就是万能药吗?有了这个,中国公募基金界的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

  基金界“期待”多

  “员工激励其实只是我们目前所希望监管层放行的诸多方面之一,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希望监管层能进行讨论。”沪上某位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的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员工激励虽然是公募基金界目前讨论最多的问题,但是背后问题更多。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对于目前公募基金仓位的限制问题,业内也是颇有微词。”根据规定,公募基金最低仓位是60%。在近些年低迷的A股市场中,这一硬性规定的确让不少公募基金很受伤。“阳光私募看到行情不好就可以空仓等待,既避免了损失,人也相对轻松,压力也小不少。”该人士透露。

  而不少业内人士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么改变这个限制,通过其他路径或者方法来监督和防止公募基金的不作为,或者赶紧放开公募基金产品参与股指期货,毕竟如果仓位必须顶那么高,那么提供一个对冲工具吧。”

  修炼内功是关键

  监管层对于公募基金界的改革推进之想法无疑让基金从业人员看到了曙光,但是记者在采访其他资产管理行业人士以及投资者时发现,在这些人看来,无论制度设计多么完美,都不可能真正解决公募基金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事实上,修炼内功才是关键所在。

  “重庆啤酒便是最好的例证。”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有员工激励又如何?仓位限制降下来又如何?有对冲机制又如何?内功不扎实,投研团队工作不到位,盲目重仓黑天鹅,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最终还是会让投资者选择离场。”

  有投资者向记者称,市场整体不好,并不会责怪基金管理公司。“公募基金这个行业目前的局面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旱涝保收模式让他们有些自满,业绩再差,高额薪水并不会减多少。”甚至有投资者称,既然监管层准备放行员工股权激励,那么也应该让基金经理的薪酬与业绩挂钩,业绩表现差要进行降薪。

  显然,目前摆在中国公募基金界面前的真正难题并不是市场的低迷,并不是制度的缺陷,而是投资者的信任度已经降至谷底。如何摆脱这种不被信任的尴尬局面,才是公募基金高管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