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朗军演"剑指"西方经济制裁 触动"石油阀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09: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伊朗军演"剑指"西方经济制裁触动"石油阀门"

  2010年4月22日,伊朗革命卫队在南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举行军事演习,试射了多枚自制导弹(资料图片)。东方IC供图

   触动世界“石油阀门” 两种手段可封海峡

  12月24日是不少西方国家的平安夜,不过对于美国来说,这个平安夜过得可能并不踏实。伊朗海军24日开始在南部霍尔木兹海峡以东的广阔海域举行为期10天、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分析认为,伊朗此次军演的主要目的一是检验对霍尔木兹海峡实际封锁的能力,二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以色列不断发出战争威胁的示威和警告。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此次大规模军演,很大程度上“剑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在24日演习开始当天表示,这次演习将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始,向东越过阿曼湾,直至亚丁湾和印度洋北部公海,演习区域跨越2000多公里。

  这是伊朗自2010年5月以来的海上首次演习,在如此广阔的海域上举行军事演习,对于伊朗海军来说还是首次,也是伊朗迄今为止筹划过的最大规模的演习。伊朗海军将在演习中测试多种型号的导弹、鱼雷等国产新型武器装备。伊朗首艘大型国产驱逐舰“贾马兰”号、国产潜艇“塔里克”和“卡迪尔”号以及多款无人机也将参加这次演习。

   用“王牌”对付西方“软肋”

  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24日强调,这次演习内容不包括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此前,一名伊朗议员表示,是否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取决于地区局势,如果某些国家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导致伊朗石油无法出口,伊朗有权采取对抗措施。其他通过该海峡运输石油的国家,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一传言导致里亚尔汇率创下新低并使得油价飙升,但伊朗政府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但声称如果目前与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演变为公开冲突,伊朗会有所“反应”。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素有“海湾的咽喉”之称。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这里运往世界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也因此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智库近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霍尔木兹海峡“对美国军事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难以估量”。国际分析师预计,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30天,国际原油价格将暴涨至每桶300美元到500美元,美国将为此蒙受约750亿美元的损失。而伊朗正处于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位置,因此这一狭窄水道成为伊朗对付西方国家手中的一张“王牌”,而依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中东石油成为西方国家的“软肋”。

  因此,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伊朗的这次军演并非出于“一时冲动”,而是显示其有能力以手中“王牌”来对付西方“软肋”,从而使西方国家不敢轻易对伊朗动武。

  此前,每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宣布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前后,或者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向伊朗施压并威胁对其动武的关键节点上,伊朗都会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意思是,你若威胁我,我就“秀肌肉”来减轻压力。

  (责任编辑:袁志丽)

  

  

伊朗军演"剑指"西方经济制裁触动"石油阀门"

  CFP供图

   增加与美“碰撞”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之所以此时选择在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重大战略影响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海域举行军演,与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紧张关系急剧恶化紧密相关。

  伊朗举行这次军事演习的背景是,最近美国及其盟友正加紧对德黑兰进行经济制裁,目标是伊朗的石油和金融行业。预计未来数周西方将采取更多措施。这些制裁措施使得伊朗货币里亚尔进一步贬值。伊朗面临的外交和军事压力明显增大。

  今年10月以来,伊朗与西方的关系步入多事之秋,先是美国指控伊朗当局涉嫌参与暗杀沙特驻美大使,接着美国、以色列和英国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扬言对伊动武,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最新报告指控伊朗曾秘密研制核武器,于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单边制裁。

  此后,伊朗降低与英国外交关系级别,宣布击落美国无人机等。特别是上月底发生的伊朗民众冲击英国使馆事件,使伊朗与西方原本紧张的外交关系急剧恶化。

  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伊朗继续奉行反美政策的决心并没有动摇。

  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并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后,伊朗当局一直视美国和以色列为其“死敌”,反美反以是伊朗现政权的基本国策之一。观察家认为,伊朗选择在当前的敏感时期、在敏感地点举行军事演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向西方展示伊朗军队的实力和在公海的防御能力,警告西方不要轻举妄动,并传递出“伊朗已准备好随时应战”的信息。

  军事专家认为,伊朗海军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手段是使用水雷封锁;另外一个就是大量的导弹艇,现在很多的反舰导弹是装备在小型的导弹艇上,这些导弹艇速度都很快,对美国的舰艇和过往的商船还是有一定的杀伤能力的。

  加拿大《全国邮报》评论认为,伊朗军演增加了同美国发生“军事碰撞”的风险,因为美国第五舰队就驻扎在那里。美国一名地缘政治分析家认为,美国在霍尔木兹海峡有着重要的军事及经济利益,如果伊朗封锁海峡,美国海军将会作出回应。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目前并没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美以官方反应“冷淡”

  美国和以色列官方对伊朗举行大规模海军军演反应冷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伊朗和其他各个海洋国家一样,有权进行海军军演,我们也会举行海军演习。”但美国《纽约时报》称,这场演习势必会使伊朗军舰接近部署于这一地区的美第五舰队。第五舰队的基地位于巴林,同伊朗海军在同一片海域,包括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第五舰队麦纳麦总部发言人回复说,舰队司令部已获悉伊朗军演的消息,但舰队目前还不会与伊朗海军“兵刃相见”。

  伊朗国内媒体对此次军演似乎并不怎么感兴趣。24日军演开始的当天,只有少数媒体播发了简短的消息,伊朗国内媒体更关注的是25日议会选举。这大概是因为伊朗每年都要举行多次大规模军演,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另外,此次参演部队主要是伊朗正规军的海军,伊朗正规军比革命卫队地位要差不少,伊朗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流星”系列导弹就掌握在革命卫队的手里,所以伊朗的正规演习受关注程度相比革命卫队也要少一些。不过据“中东在线”报道说,伊朗的邻国以及以色列都睁大眼睛密切关注着此次军演。

  (责任编辑:袁志丽)

  

  观察

  美伊对峙各有所图 是战是和前景堪忧

  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高官纷纷对伊朗放狠话,动武威胁不绝于耳;与此同时,伊朗24日开始举行规模空前的军演。外界看来,双方剑拔弩张、摩拳擦掌,几欲开打。

  继美伊因无人机和间谍事件连发龃龉之后,美国参联会主席马丁 登普西将军23日表示,美军已做好了对伊动武准备。之前,美国防部长帕内塔也说,一切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的可能方案都在考虑之列。美两高官连放狠话,战云似乎正在海湾上空骤聚。

  然而,美国目前对伊朗动武可能性不大。首先,美军在海湾地区的力量部署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次,明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已开始预热,而总统奥巴马最近一次民调支持率首次低于半数,形势并不乐观。

  美共和党一直指责奥巴马太软弱,此次奥巴马麾下两员干将对伊强硬表态有助于改变他的形象。同时,由于美国不希望以色列单方面对伊朗发动袭击,帕内塔和登普西的表态既能缓解以色列的忧虑,又能进一步施压伊朗。

  美国内公众情绪也是奥巴马政府必须顾及的因素。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付出了高昂代价,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伊拉克局势依旧混乱。此时奥巴马若再对另一个比伊拉克强大得多的对手开战无异于自毁前程。

  有观察家们指出,由于美国因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蒙受巨大生命损失和经济代价,加上美国尚未摆脱经济不景气、欧盟多国深陷债务危机,特别是伊朗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中东颇为强大,因此西方国家眼下不敢贸然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同时,伊朗也不敢在这次演习中做出过激举动。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明确表示,这次演习内容不包括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分析人士认为,封锁这条敏感的水道势必会招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力报复,也会得罪不少非西方国家。美伊目前仍处在“心理战”层面,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保护下,伊朗还算安全,“不到万不得已”,伊朗决不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否则伊朗和西方将“两败俱伤”。

  伊朗德黑兰大学北美与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穆罕默德 马兰迪对记者强调,美国和以色列不敢对伊朗动武,因为一旦开战,整个中东将陷入一片火海,“中东所有油气设施、油轮和输油管道将被彻底摧毁”,因此武力威胁只是“美国和以色列用来逼迫其他国家顺从其意志的一种工具”。

  就在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宣布伊朗军演的前一天,有媒体报道,伊朗已再次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赴伊“实地考察”。而伊朗石油部副部长20日说,由于国外投资减少,伊今年石油产量出现下滑。此外,伊朗与波兰最大的天然气开发商间长达4年的谈判宣告破裂。外国公司接连退出伊朗市场,对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伊朗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倘若美伊开战,伊朗石油业很可能面临更大灾难。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以色列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伊朗核问题上升到事关以色列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上以色列和美国一直没有排除军事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因此从较长的时间角度来看,海湾地区发生新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谁都不愿轻易触碰这个“潘多拉盒子”,因为一旦打开,将后患无穷。(本报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袁志丽)

  

   链接

  黑格指责伊朗

  屏蔽英使馆网站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 黑格22日指责伊朗方面屏蔽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网站。

  英国驻伊使馆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刊登一份黑格的声明。他说,伊朗当局屏蔽且“蓄意攻击”英国使馆网站,这一行为“缺乏判断”,可能“适得其反”。

  按照黑格的说法,伊朗政府的做法将“增加伊朗国民获取访问英国信息的难度”,却不能阻止英国政府“经由互联网等途径接触伊朗民众”。

  英国和伊朗外交关系近来出现波折。英国政府11月21日决定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措施,禁止英国金融机构与伊朗往来。伊朗伊斯兰议会同月27日批准一项法案,把伊朗与英国外交关系从大使级别降为代办级,驱逐英国驻伊朗大使。

  伊朗首都德黑兰数千名高校学生和民众11月29日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抗议英方制裁伊朗。示威者向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瓶,焚烧英国国旗。

  黑格称,多数示威者是受伊朗政府支持的一团体成员,伊朗当局“某种程度上认可”示威者冲击使馆。

  英国政府11月30日宣布撤离全部驻伊朗外交人员、关闭使馆,要求所有伊朗驻英外交官48小时内离境、立即关闭伊朗驻英国使馆。

   随笔

  德黑兰米贵

  居大不易

  近年来,由于遭受联合国及西方的多重制裁,伊朗经济举步维艰,国内物价不断上涨,首都德黑兰的生活成本节节攀升,民众生活极为不易。

  据统计,近8年来,伊朗国内通胀率均保持在13%以上,2009年一度达到25%。据伊朗央行提供的数据,过去一年,伊朗通胀率飙至17.3%。而非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伊朗通胀率超过20%。飞涨的物价让许多生活在德黑兰的伊朗人苦不堪言,可谓“德黑兰米贵,居大不易”。

  一名在伊朗学习波斯语的加拿大女孩告诉记者,德黑兰的物价甚至高于加拿大的大城市。“他们那么低的收入,究竟依靠什么维持生计呢?”她迷惑不解。“我们有石油,很多人认为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卖石油就可以了。这种想法让很多人很懒惰,不思进取,抑制了国家的创造力,”毕业于伊朗著名高校谢里夫大学的阿里如是说。

  德黑兰的住房价格也非常昂贵,而德黑兰人均月收入却只有500美元左右。因此,住房问题是许多德黑兰人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在德黑兰,房租每年上涨10%以上。在德黑兰这个人口达1400万的大城市,很多人都买不起房子,而是选择租住,其中包括许多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逐年上涨的房屋租金成为他们生活的一大负担。大部分房东不愿与房客一次签订好几年的租赁合同,而是每次签订一年期合同,合同期满后再续签一年,这样房东可以在每次续签合同时要求涨价。

  在德黑兰,还有许多背井离乡前来追梦的年轻人。他们从伊朗各地来到首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德黑兰寻梦的年轻人大多租房而居,很多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由于生活成本高昂,一些伊朗年轻人开始考虑离开首都,前往较小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27岁的摄影师礼萨来自伊朗圣城马什哈德,他已在德黑兰工作5年。他在德黑兰租了一间月租500万里亚尔(约合338美元)的一室一厅公寓,用自己几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价格约8000美元的汽车。除此之外,他还得支付一部分妹妹上大学的费用。“工作这么多年,我现在一点积蓄也没有了,我准备另租一处便宜点的房子,现在房子的租金太贵了,我吃不消,”礼萨无奈地告诉记者。

  由于政府计划逐步取消对国内各行业的补贴,过去一年,伊朗汽油价格也急剧上涨。伊朗在国内实行汽油配给制,每人每车每月的配额为60升。过去一年,在配额以内,普通汽油价格上涨了三倍;在配额以外,汽油价格涨幅也接近一倍。尽管上调后的汽油价格还是远低于其他很多国家,但长期享受低价汽油的伊朗人还是连呼油价太贵。

  此外,过去一年,伊朗的民用燃气费、水费、电费等均上涨至少两倍以上,使得民众怨声载道。德黑兰小伙子阿里(与上文中的阿里同名)说,伊朗目前的经济形势是制裁造成的,伊朗应该与全世界建立关系,进行对话。“如果我们与全世界拥有良好关系,我们能从中受益。”阿里说。(杜源江 何光海)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