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周小川首谈“评级体系” 评级业界力挺制度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0: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从次贷发展到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对于评级业总体不大满意,对于评级的程序、模型提出质疑,认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周小川建议采取双评级模式,应减少对国外评级机构依赖。此外周小川表示,应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支持其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据悉,这是周小川首次在公开演讲中对评级机构和体系作专门的阐述。

   周小川: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依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出席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表示,我国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评级的研究,更多做出自己的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毛振华25日当日就此话题在微博(http://weibo.com)中指出,减少依赖性与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是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内容。“如果政府或监管机构能直接影响评级公司甚至兴办评级公司,只能降低评级公司的公信力。政府和监管机构从来都不是信用风险的揭示者,而更可能是风险的掩饰者。”毛振华表示。

  “由投资者出资的评级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一种新探索

  对于评级行业的收费模式,周小川指出,现在探讨的是由投资者的代表性机构,比如行业协会付费,也不排除政府性或者社会性研究性机构的参与,“前些年,中国社科院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这方面的工作,会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市政债的融资提供参考依据,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政府、城市级政府金融生态的评估,过去债务偿还的历史记录、项目选择的优劣,司法执法的力度等等各个方面。”

  据悉,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代表全体会员出资设立,是国内首家采用投资人付费业务模式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蔡国喜认为,实施投资者付费模式解决评级业利益冲突问题上的一种新的探索,这种探索还需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对具体的实施方案加以完善。

  据蔡国喜此前介绍,投资者付费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公益性,从股权安排和营运目标都确保了这一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司的独立性;二是打包服务,改变传统的向分散投资者售卖评级报告的形式,按年向投资者提供评级服务,既提高可操作性,又切断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

  推进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周小川还表示,应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支持其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这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评级行业要依靠人才积累,依靠信息积累,依靠经验积累,最后是要由金融市场,甚至是更广泛的公众所接受。”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此前就曾多次表示,信用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当前我国应该主动在国际评级体系改革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关建中认为,国家评级体系的构成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评级机构,第二是监管,第三是评级标准。这三位一体构成国家信用评级体系。国家参与这个过程,绝不意味着国家也去做评级,国家应起主导性作用,按照规律去走。比如说特许经营,防止出现评级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带来的利益冲突。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周沅帆认为,时下监管机构大力扶持民族评级机构的发展、保护民族评级品牌显得尤为重要。监管部门应树立强势监管理念,并通过扩大评级市场有效需求、降低垄断程度、建立统一监管体系、规范从业资格许可、限制外资评级机构和建立“双评级+双公开”制度等措施全力支持民族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维护国家金融主权。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蔡国喜建议,评级机构自身需要稳扎稳打、苦练内功,探索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不断完善数据库,加强自身实力的积累,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评级业务,才能逐步积累商誉、获得市场认可。

  附:三大评级机构在最近三次危机期间的评级失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人们对评级机构这张“背后推手”似乎印象模糊,2008年次贷危机,人们反思其根源时,才惊奇地发现,穆迪、标普、惠誉在金融危机当中不仅没有起到预警的作用,反而成为现实版的“黑手教父”。而接踵而至各国信用主权、银行业下调新一轮欧美金融危机正如黑云压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标普、穆迪和惠誉急剧下调受影响的东南亚国家的主权评级,严重加剧了市场恐慌。

  1997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穆迪将韩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评级从原来的A1急速调降到Baa2,导致韩元对美元汇率以及股市暴跌,中型企业接二连三倒闭,从而引发韩国全面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在2002年的工作文件中严厉批评标普、穆迪和惠誉“仓促下调评级,致使局面恶化”。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标普和惠誉连续下调冰岛主权评级,导致冰岛银行业几乎崩溃,使冰岛面临整个国家破产的险境。【详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信用频道】(地址:http://finance.ce.cn/xinyong/)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