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诚信为何成了商业稀缺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1:37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文|CBN记者 董晓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在这个发展最快的商业体里,企业家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

  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商业还真是不怎么样。

  任何一个对商业事件感兴趣的人都会对今年发生的两个事件感到不安:在未获得董事会正式授权的情况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将支付宝的控制权转移至自己控制的一家公司;然后是在美国上市的多家中国概念股陷入造假风波,牵涉其中的甚至有分众传媒这样的有影响力的公司。

  这两个事件牵涉其中的都是中国私有经济最优秀的那一个群体:它们一般是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好的机会,有创业的勇气,在成长期大多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然后在监管更加严格的美国或者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与其他公司相比,它们被认为是没有原罪的新一代公司,财富更加透明和阳光。所以,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媒体更多的关注和年轻人更多的崇拜。

  所以,这个群体在诚信上犯的错误给我们的心理暗示是非常糟糕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诚信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商业元素,但至少现在看,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呢?

  诚信没有聪明重要。不仅是商业,在整个中国社会中诚信都是稀缺品。诚信原则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尊重平等等多种原则基础之上的。人和人之间相互信任和平等,对等交易和契约精神都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而从我们这里发生的很多事件来看,年轻的企业家虽然谦逊平和,但在骨子里还是傲然于世,自视过高,相信用自己的聪明可以解决所有事情。当这种自信超越于原则之上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契约的忽视,反正可以搞定它。

  商业的基础。至少在目前阶段,国内商业上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诚信。我们有太多发财的机会,以至于发现一个机会比经营一个生意更重要。很大数量的公司和创业者可以通过特殊的资源、渠道和方式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需要纠结于一些基本的商业准则。

  失信成本太低。在中国,假如某一个企业家和公司真的不小心丑事曝光,那么它们实际上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比如分众到底有多少块屏的问题,这其中有假既失信于客户,又失信于股东,但分析师们的意见普遍认为这是小事一桩,而且很羞愧地还类比了期刊杂志的发行量问题—一般都是假的,所以这里假也是情有可原的。再比如年初,双汇爆出瘦肉精丑闻,但其股价仅从高点下跌25%,如今不到一年已经基本恢复年初股价。

  妥协。有意无意,很多人都将中国定位成一个特殊的市场,于是“特殊”会成为各种问题的借口。基于特殊的逻辑,消费者原谅了很多公司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弥天大错,公司经营者做了很多违反商业原则的事情,投资者则默认了那些事情。其实商业没有特殊之地,中国并不特殊。

  你看,缺少诚信并不是孤立的一个事情:不仅仅是马云的私心压倒了原则,也不仅仅是中国概念股用造假来掩盖问题。它们遇到的问题都是之前所作所为的结果,而我们实际上是它们的支持者。

  明知道一个公司的产品出了丑闻,我们还是去买;明知道一个公司出了丑闻,我们还会去股市抄底;明知道一个创业者和公司有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还去投资入股。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局面的确看起来很糟糕,但抱怨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既然糟糕的局面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你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不要忽视一个普通人在整个商业环境中的作用,想想蝴蝶效应,也许你的一点点改变会带来中国商业的巨大变化。管好你自己,让诚信这样的元素成为你生活中的必需品,然后那些追逐商业利益的公司和创业者才会真正重视诚信。商业就是这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