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原址要做文化设计之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7:46 来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
2001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时候,不会想到10年之后这改变了深处北京西山脚下的首钢集团的命运。
首钢搬迁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转移,涉及800万吨钢铁产能停产、数万员工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正是这一改变,让65岁的首钢集团掌舵人朱继民曾经噩梦不断。如今,停产、搬迁已经彻底结束。
在首钢经历了痛苦搬迁、转型之后,未来将在首钢原有约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成长出一个怎样的新产业?同时,在培养新产业的过程中,首钢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带着这些疑惑,本刊记者王赵宾专访了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
未来的文化设计之都
CEI:目前,在北京已经有了类似于798这样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区,那么首钢搬迁后,我们为何还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呢?
朱继民:首先,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产业在内的创意性文化产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其次,北京现在要打造文化名城,要成为国际化都市,它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世界性资源。另外,从全球城市的角度来看,文化无疑是具有影响力的,而且文化也是全球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向创意性、高技术、文化类产业的转型是有条件的。
CEI:除这两点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吗?
朱继民:首钢是一个具有90多年历史的老钢铁企业,如何使得过去悠久的产业文化与现在文化相结合,最终浑然一体,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与中关村、昌平等地重复,具有自己的特色,必须结合自己的优势,嫁接一些新的要素。
比如,工业设计研发类的产业可能是首钢地区未来的一个亮点,因为在一个老工业基地上,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需要像工业设计研发这样的新技术的运用。如今,钢铁产业提倡循环经济。其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如何实现高端发展,应用高端材料等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CEI: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除了文化创意产业之外,还会有一些新的产业诞生?
朱继民:在这里,我们将来还会围绕钢铁产业的设计研发创造出一些新产业,如信息化产业,还有新型循环经济类的产业,以及一些生物技术产业,比如我们可以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都利用起来,转变成新的能源。
最近,我们已经引进了拥有全球最领先技术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已经在这里落户。因此,我们的生产基地可以放在外部,研发基地就可以放在这里。我认为这样的产业分工是合理的。
下一步首钢不但要保留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使它成为首钢的优秀文化,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现代的创意产业文化。既包括数字娱乐产业,也包括动漫产业、文化博览产业,以及设计创意产业。所以首钢将围绕湖边和山的周围,打造一批设计企业,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设计之都。
CEI:目前,是否有一些具体活动或想法?
朱继民:此前,我们举办了中国动漫游戏嘉年华和中国世界漫画大会。不仅如此,我们还对原有的产区设备进行了改造再利用。像首钢的高炉,可以改造出大约30000平方米的空间。
此外,如果在炉体之内分割成五层,就可以办成现代工业的展示,我们后来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利用首钢传统的这些产业模型,展示新型产品。
另外,我们还争取到了行业协会的支持,未来将会把中国的冶铁博物馆也建在首钢这个老的厂区,利用原有的老工业元素,加上现在的艺术创意,使得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供人们来进行休闲和娱乐。
CEI:为了实现这种新产业发展,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朱继民: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除了要充分地保留之外,可能要利用它改造进行提升和再利用,使它成为现代博物馆、现代展览馆这一类的设施。同时,首钢在整个文化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还要打造一批高端的商务设施,包括适于园区内创业人员的居住社区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使首钢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区,使得文化创意能够在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土地上,成为创意要素的聚集区,最终使各企业在这里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问:在完成这一系列的产业布局之后,这里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定位?
朱继民:经过北京市多次调研和研讨,最终把首钢所在的这一块区域定位为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所以,这里必须是高端产业,高端产业是带有时代发展趋势的,一定是高技术含量的,而且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那么,在高端产业之外,又要有一批为高端产业服务的企业,所以它的定位是高端产业的综合服务区。这也是北京唯一一个发展高端产业服务区的概念。
现实的挑战
CEI:任何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挑战,首钢也不例外。那么,首钢要在原有搬迁之后的区域内发展其他产业,你觉得主要会有哪些挑战?
朱继民:发展这些新兴产业,首要的问题是基础设施。
此前,北京市已经进行了今年的基础设施规划,从明年2月份将开始逐步进入建设阶段。比如长安街的西线,将会打通一条6公里长的通道,从首钢厂区门口延伸到门头沟的西山脚下。打通长安街西线,跨过永定河,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工程。
此外,首钢周边的永定河是一个重要的绿色经济带,北京市已经花了170亿元,打造了一个景观性的绿色经济增长带,这给首钢创造了条件。像水、电、燃气等问题,明年都要在新区的规划中陆续启动。所以,我想要谋求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的问题。给进入园区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CEI:除了原有的基础设施亟待提升外,在相关政策、规划上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改变?
朱继民:是,必须制定出符合我们这个区域的一些招商政策。目前,我们可以享受到部分的中关村政策。如何让这里的所有区域都能享受中关村的政策,是我们需要调整的。同时我们需要石景山的配套政策和资源政策叠加,打造一个要素聚集的高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
另外,在规划上必须做到有序。这么大的地方要做到合理规划,把一个区域的功能规划做得更加完善,从而形成产业聚集的区域,只有形成聚集区以后,它的文化生态、发展氛围,包括产业之间的联系都会协调,而不是让各个产业出现混居状态,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细化的地方。
CEI:首钢作为石景山区内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这么多困难,你们如何协调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朱继民:这一区域国家授权首钢一级开发,这不可避免地涉及我们与当地政府之间关系问题。目前,北京市正在研究,力争在今年年底将相关的机制、政策、手续等理顺。我们的建议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认同,也就是说,将会有一个首钢与政府共同参与的专门领导机构成立,协调未来的开发问题。
比如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政策共享平台、共同招商平台、人员安置平台、共同规划平台,这些都是区政府和首钢高层共同规划审定的,这个平台已经对接起来了。
今年8月份,我们双方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现在已经开始运作了。
CEI:能不能具体谈一下,首钢与石景山区是如何合作的?
朱继民:比如说,所有进入石景山和首钢的项目,都由我们共同搭建的这个平台来接待,包括企业落户、将来落地的政策如何享受,这些都是我们一起进行研究讨论。
这样就避免了首钢和区政府之间关系的碰撞,甚至造成一些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平台来帮助企业策划,所以企业会享受同样的政策,而最终企业所得的税收都是区里享受,这样当地政府也很有积极性。而我们首钢也有这个需求,就是要把产业转型办好,为此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