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十大案件:中国船员湄公河遇害居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9: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国际十大案件
1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 四国湄公河联合执法
10月5日,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泰国境内的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船上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湄公河惨案”堪称近年来该水域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涉及中国人的暴力事件。在中方的强烈要求下,10月28日,泰国警方公布,在湄公河杀害中国船员的嫌犯系隶属于泰国第三军区“帕莽”军营的9名士兵。随后不久,针对湄公河流域严峻的安全形势,中老缅泰决定建立四国在湄公河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
点评:湄公河上的联合巡逻执法不同于公海上的军舰护航,它是中老缅泰四国为共同打击犯罪、维护“黄金水道”安全与秩序而创设的新的执法合作机制。由此,四国在联合执法过程中,要恪守相互尊重各自国家主权和基本法律制度的原则,通过建立协调的指挥、救援及情报交换机制巩固与发展这一全新的国际执法合作模式。
2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 海洋排污有违国际法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随之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4月初,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受污染水排入大海,此举引起中、韩、俄等邻国的关切和担忧,韩国甚至欲向国际法庭提出起诉并要求日本赔偿损失。根据联合国相关公约,日本政府的这一行为已违反了国际法中的“倾废”规定。
点评:地震与海啸无疑是天灾,核泄漏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人祸。现代科技的发展似乎让人具备了日益高超的利用和驾驭自然资源的能力。但是,高科技的复杂与精密却会因人的疏忽、肆意或贪婪而为自然能量的破坏性发泄提供更多的机会。现代风险社会更加需要法制的管束。
3卡扎菲殒命 穆氏受审 西亚和北非持续动荡
2011年的西亚和北非地区政局持续动荡。年初,突尼斯时任总统本·阿里宣布解散政府,开始流亡;6月,突尼斯法庭以挪用公款罪缺席判处阿里及其妻子35年徒刑。2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5月,穆巴拉克及其两个儿子被正式起诉,罪名是涉嫌腐败、滥用职权等。8月,在持续了五个多月的内战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垮台;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身亡;11月19日,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被抓获,目前正面临审判。
点评:卡扎菲和穆巴拉克等人的功过最终应由利比亚人民和埃及人民自主评判,但西亚、北非等一些国家发生动荡的缘由引人深思。某些西方国家在利比亚境内采取武装行动在国际法层面激起了广泛讨论,世人同样关注国际司法机构能否对武装冲突各方违反战争法和人道法的行为做到有罪必究。
4桃色“老贝”官司缠身 欧债危机“千疮百孔”
11月12日,一直备受性丑闻和腐败官司缠身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正式辞职。然而,导致这位二战后执政时间最长的意大利总理辞职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桃色”官司,而是令整个欧洲感到困扰的欧债危机。2011年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至11月20日,被戏称为“欧猪五国”的希腊、意大利等国全部完成政府更迭。12月9日,欧盟23个成员国同意缔结政府间条约,以强化财政纪律,并采取其他措施,应对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
点评:2011年的金融危机似乎比三年前的“金融海啸”来得更加怪异,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在重灾区名单中赫居榜首的竟是人类民商事法制的两个著名发祥地:希腊和意大利。有人一语道破:都是贪婪惹的祸。也许还有懒惰,特别是那种由骄奢淫逸惯养起来的懒惰。
5拉登终被“定点清除” “9·11”十年元凶毙命
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确认“9·11”袭击事件幕后总策划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美军的一次“定点清除”行动中,毙命巴基斯坦。至此,这个位居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榜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头号通缉犯”的现代最为著名的恐怖主义头目,在经历近10年的藏匿生涯后,终于伏法。2001年,本·拉登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导致近3000人死亡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这也成为直接改变此后全球反恐格局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点评:消灭恐怖主义毒瘤需要借助“定点清除”的手术,更应当全面调动肌体的免疫力。我们默默期盼:“后拉登时代”的国际反恐斗争能够更加注重对全世界各种文化、信仰、意识形态的尊重与保护,努力实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社会制度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
(责任编辑:袁志丽)
6挪威于特岛屠杀惨案 欧右翼极端主义抬头
7月22日,发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中心的爆炸事件及奥斯陆附近于特岛上的枪击事件造成91人死亡,该惨案被称为“二战结束以来挪威境内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暴力袭击事件”。凶手布雷维克是一名32岁的极端右翼分子,并声称西欧目前有多至80名“独狼”,随时准备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临近岁末,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和意大利著名旅游城市佛罗伦萨又相继传来尖厉的枪声,造成百余人伤亡的惨剧。这一系列极端事件的发生,不禁让人担忧一度陷入低潮的欧洲极右翼势力又重新抬头,而这也给正值经济危机的欧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点评:无论惨案制造者精神是否正常,他的暴行都反映出一种仇视人类的心理。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同样会因种族优越感而产生对其他种族或群体的厌恶和排斥,甚至走向极端,妄图通过毁灭和屠杀追求他的“纯净社会”。所有的国度都不能对这种纳粹式极端主义掉以轻心。
7季莫申科沦为阶下囚 乌克兰政局余震未消
12月23日,乌克兰基辅上诉法院宣布驳回该国前总理季莫申科的上诉,决定维持首都基辅市佩切尔地方法院此前对其入狱7年的判决。今年10月,该法院以“滥用职权”等罪名对季莫申科作出了上述判决。检察部门指控,季莫申科于2009年1月利用总理职权,命令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天然气进口协议,致使乌克兰以高于多个欧洲国家的价格进口俄产天然气,从而蒙受了严重损失。
点评:乌克兰“铁娘子”沦为阶下囚,一时间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季莫申科至今坚称,当局对她的审判是莫须有的“捏造”。俄罗斯和欧盟也都认为,季莫申科获有罪判决,将冲击乌克兰与俄罗斯及其与欧盟的关系。可以预见,这场政治色彩浓郁的官司将会深刻影响乌克兰未来的政局。
8英小报引发窃听丑闻 默多克帝国遭遇危机
7月10日,陪伴了英国人168年、全英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世界新闻报》出版了其最后一期报纸,头条标题非常醒目:“谢谢,再见!”随着这份“第一小报”的被关停,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高层接连辞职,该报多名编辑和记者被捕,伦敦警察局局长辞职,集团股价大跌,面临天价赔偿……一贯高举“新闻自由”大旗的默多克传媒帝国,突然间变得风雨飘摇、前途未卜。而导致这场“风暴”的,则是这家报纸此前传出的一系列臭名昭著的窃听丑闻,该报甚至连恐怖袭击案受害者和前线阵亡的官兵家属也不放过。
点评:信息时代当然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特别应严惩通过收买或者擅权非法窃取和传播个人信息的行为。窃听丑闻让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顷刻垮台,这体现出信息时代的法则。传媒机构、各种商业经营机构以及某些执掌行政权力的机构均应从中汲取教训。
9卡恩性侵案一波三折 IMF迎来新任女掌门
8月23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地方法院法官宣布正式撤销对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的所有性侵犯指控。今年5月14日,卡恩因涉嫌在曼哈顿一家酒店性侵犯一名32岁的女服务员而遭到逮捕。纽约警方随后以“刑事性行为、企图强奸和非法监禁”等多项罪名对其进行起诉。这一事件也间接使得卡恩的同胞拉加德成为IMF历史上首位女掌门,而摆在她面前的是欧债危机、IMF改革等一系列并不轻松的考验。
点评:卡恩案件至今仍令人感到扑朔迷离。虽然案件涉及的是两人发生在封闭房间内的事情,但顶级酒店的监控设施、先进的通讯记录条件都能为迅速还原事件进程提供客观依据和线索。堂堂的IMF前总裁戴着电子追踪器在其曼哈顿豪宅中苦熬了三个月后又被撤销指控,这确是一大奇案。
10莫斯科机场炸弹袭击 俄罗斯反恐任重道远
1月2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自杀式人肉炸弹爆炸恐怖袭击,造成35人死亡,180多人受伤。4月11日,作为俄罗斯近邻的白俄罗斯,也发生一起该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地铁爆炸恐怖袭击事件。统计显示,“9·11”事件后,俄罗斯及周边是世界上遭到恐怖袭击最多的地区之一。5月初,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反恐法修正案,根据该法俄全国将实行预告恐怖主义危险的三级颜色分级系统。
点评:多年困扰俄罗斯社会的恐怖活动,同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紧密相连,无论其根源多么复杂,无论与哪些因素有关,都像癌细胞一样将其毒素肆意地向肌体的各个部位扩散,反恐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微杜渐。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