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驻日公使:中日经贸合作须克服困难 顺势而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0: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日前刊文说,虽然日本在2011年遭受了史无前例的311大地震打击,但中日经贸合作依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有了稳定的发展。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吕克俭指出,中日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信心十足,需要双方着眼大局,从长计议,克服困难,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文章摘编如下:

  虽然日本在2011年遭受了史无前例的311大地震打击,但中日经贸合作依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有了稳定的发展。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吕克俭近日接受《中文导报》专访,分析了2011年的中日经贸关系,特别讲解了人员交往情况和灾后重建合作,并对明年中日邦交40周年的经贸合作重点做出了展望。

  吕克俭公使长期在日工作,是中日经贸合作领域的资深官员和专家。今年3月,吕公使相隔八年半第四次来日赴任,再担重任。此前他已有三次在日工作经验,在日时间合计长达14年。吕公使3月1日来日,10天后就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等重大复合型灾难。当时,救灾、抢险、确保在日中国人的安全成为首要任务。

  吕公使回顾说,311大地震发生当天,通讯中断、道路阻塞、物流瘫痪,中国大使馆和商务处等在程永华大使的主持下迅速投入紧急工作状态,展开自救。大使馆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成为在日中国人和国内亲人互相联系、确认平安的重要中转站。商务处一方面向国内汇报灾害进展情况,一方面紧急联络在日华侨华人、研修实习生、中资企业,尽快确认他们的平安。

  据了解,大地震发生前,在日本全国约有17万中国人研修实习生,其中宫城、岩手、福岛、茨城等重灾四县有近2万人。在祖国的关怀下,在大使馆的安排下,在重灾区从事农业、渔业、水产加工业的中国人研修实习生大都安全撤离了,没有发生重大伤亡。

  日本受灾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日华侨华人和实习生们感同身受,纷纷施以援手,守望相助。值得一提的是,茨城县的农业实习生们与当地农民和组合一起坚守,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体现了在困难时同舟共济的精神。大使馆商务处先后赴茨城、琦玉等地,慰问了中国人实习生。目前,中国人技能实习生逐渐重返日本。11月,财团法人国际研修协力机构纪念成立20周年大会,高度评价了中国人研修实习生的表现。

  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向日本紧急提供了价值3000万人民币的无偿救援物资,分三批运抵日本,包括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吕克俭公使代表中国政府,三次向日方转交了这些救援物资。在大使馆商务处带领下,在日中资企业协会、日本中华总商会等,都向灾区捐资捐物,还专门去福岛看望了灾区民众。中国的“三一重工”在日本最需要的时候,捐赠了价值1亿人民币的超长臂泵车,赶赴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实施喷水降温,在日本赢得好评。

  吕公使表示,针对日本的灾后重建,我们及时把日方的需要反馈给国内,沟通了信息。温家宝总理5月21日来日时,亲自访问了日本灾区,中日两国就灾后重建合作达成了共识,目前正在落实中。

  吕公使特别提到:1、第110届广交会专门为福岛、岩手、宫城三个灾区县的日本农产品提供了22个展位,以供推销产品。日本经产大臣枝野幸男和三个县的副知事都参加了开幕式,温家宝总理专程参观了日本展区,并会见了枝野大臣。2、5月开始,中国经贸代表团访日重开,迄今已有50多个重要的经贸代表团、约1500多人访问了日本。四川省、山东省、辽宁省代表团还赴宫城等灾区,与当地工商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吕公使指出,在中日两国关系中,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是双轮驱动、并行前进,这样的合作关系才会越来越紧密。

  谈到2011年中日贸易,吕公使指出受到灾害因素影响,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还是实现了稳定增长。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1-10月,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其中对日贸易增长17%,中日贸易全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目前,中日贸易额占日本对外贸易的20%,超过了日美贸易的比重,而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为10%。不过,吕公使也提到,在上次离开日本的2002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在2004年被欧美赶超,今年前0个月又被东盟赶超,目前日本暂列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这表明两国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我们这些从事中日经贸的工作人员更感到了责任。

  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双方都在积极着手筹备纪念交流活动。在经贸领域,要继续推动两国企业、省市开展灾后重建的合作,在节能环保、老龄产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方面,中日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推动中日经贸更上层楼。

  为此,双方需要克服一些困难。比如,要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合作态势,要加强互相沟通和理解。两国也可探讨在第三国的投资合作,包括基础建设和市场开发,扬长避短、优化合作;两国也可在汽车、家电的回收、拆解、资源再利用方面加强合作,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总之,中日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信心十足,需要双方着眼大局,从长计议,克服困难,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杨文凯)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