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联网直报”取代“层层上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22:2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统计革新启动 效果有待观察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因统计数据失真,地方与国家数据“打架”等原因,统计局近年来备受争议。为扭转此局面,国家统计局计划在明年2到3月全面实施新举措。

  届时,全国60多万家“三上”企业将正式在同一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可的省级数据中心直接报送数据,而非沿用传统的一级级报送的方式。

  所谓“三上”企业主要是指规模以上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些企业额数大,影响大。

  对于此项措施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表示肯定,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直报的方式会减少数据传递过程中的漏损,使得数据相对更真实。因为数据经历的中间环节越多,它被篡改的几率也就越多。”

  据悉,目前国家统计局主要直接测算各地的物价和居民收入等数字,而有关各个工业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数字以及各地的地区生产总值,主要依赖地方统计部门层层汇总上报。

  由于地方政府往往出于追求政绩的需求而对统计数据进行“干预”,在统计数据与地方官员前途直接挂扣的模式下,统计数据往往只是装裱干部政绩的工具,是政府开会讨论出的结果,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地方GDP数据和国家GDP数据常年“打架”。

  这些模式备受诟病,因为统计数据的造假不仅影响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和干扰市场预期,而且消弱了国家统计部门的威信。

  为此,国家统计局准备改变这种地方上报的模式,而代之以目前正在实施的“四大工程”,即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统一的一套表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以便地方企业直接将数据报送到国家统计局,为国家直接测算行业以及地方经济数字做准备。

  直报在一定程度会防止在上报过程中地方政府任意篡改数据,但孙玉栋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因为保证数据真实,要从数据的第一个关口做起。

  传递过程中篡改数据的路径关闭了,但如何杜绝直报前,当地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授意下将数据美化的问题也亟待重视。因为企业的发展一般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在直报中央之前自然会“察言观色”。

  对此,孙玉栋建议,关键还是要加强《统计法》的修订,提高《统计法》的执法元素。

  而西南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是完善一系列的制约措施,建立与数据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多报数据可以,但因此数据要多缴税,多亏损可以,但要从开支上进行限制,亏损了就要少支出。通过一些相应的制约措施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在此次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不得参与篡改统计数据资料、编造虚假数据,不得以任何方式强令、授意下级统计机构和人员以及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这是统计工作的高压线,谁碰就要处理谁。”马建堂说。

  但从历年的经验来看,被这条“高压线”电倒的领导干部寥寥无几。如何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和制度建设,恐怕很难对直报之前的统计数据造假者形成威慑。

  “这项措施对于改变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之间的差距也难以有大的起色。”王剑辉认为,因为人们看到的一般是毛数据,而统计数据发布的多是规律性东西,这两者间的差异可以慢慢改进,但难以根除。

  而孙玉栋表示,这需要国家部门多做解释,让人们看懂数据背后的意思,比如肉价涨得很高,但CPI不高,这里面有一个权重差异的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