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朗威胁切断石油通道 副总统发出强硬警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13: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被禁,那么我们不会让一滴油流出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从德黑兰发出的这句警告, 27日出现在西方各大媒体上。此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准备签署一项新制裁法案,可能严重削减伊朗石油收入。加拿大广播公司评论说,伊朗的警告非常明确:如果你们想切断我的命脉,我将设法切断大家的命脉。国际原油期货当天应声暴涨至每桶109美元,世界经济被拖入灾难性衰退的预期随即出现。中国学者金灿荣说,美伊间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对抗游戏,谁都希望把对方吓回去,却没人愿意后退。“美国总统大选只剩下几个月,以色列准备好了,奥巴马需要一场胜利,我们干吧!”以色列国家新闻网不但直接发出这一号召,甚至还预测伊朗军队将在开战第一天就被歼灭,“伊朗之春”亦将到来。也许这是个过于乐观的版本。但中国中东问题专家殷罡28日对《环球时报》说,战争可能不会来得那么急,不过如果开战,伊朗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冷战后收拾的最强大国家。

   “不让一滴油流出霍尔木兹海峡”

  据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伊朗副总统拉希米27日在德黑兰表示,如果西方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伊朗将“不允许一滴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威胁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据路透社报道,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当天暴涨至每桶109美元。石油贸易接近6周内最高水平。美国智库近期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30天,国际原油价格将暴涨至每桶300美元到500美元,美国将蒙受约750亿美元损失。 美国《纽约时报》称,此时,奥巴马正准备签署对伊朗实施制裁的相关法案,该法案可能严重削减其石油出口收入。美国参议院以罕见的 “100比0”的票数通过了此项法案。加拿大广播公司评论说,伊朗的警告非常明确:如果你们想切断我的命脉,我将切断大家的命脉。一时间,美伊之间的紧张气氛升至最新高度。

  位于伊朗南部的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全球近 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经此输往世界各地。《德黑兰时报》28日援引伊斯法罕大学专家阿里 奥米迪的话说,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艘巨型油轮通过该海峡,波斯湾国家和美国、欧洲之间的武器交易最终也由这里驶向目的地。伊朗相信敌人清楚,他们绝非拥有所有棋子。

  英国牛津研究集团教授保罗 罗杰斯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果伊朗真这样做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油价飙升引发能源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由此再次陷入衰退。如果一切按序发展,美伊这场博弈战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对美国来说,奥巴马的助手承认,经济不景气和寻求连任之际,油价大幅上升不符合奥巴马政府的利益,对于这些弱点,伊朗人看在眼里。

  那么,伊朗是否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法国《世界报》报道说,美国在巴林驻有第五舰队,在这一海域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但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形势令其极易被伊朗封锁,伊朗正在进行的军演被猜目的包括试验封锁海峡的方法。

  伊朗海军司令赛义理28日否认这种猜测。但他对伊朗“Press TV”说,伊朗军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比喝杯水都容易,但现在无需关闭它,因为伊朗控制着阿曼海通行。

  类似情节曾在上世纪80年代真实上演。俄新网28日回忆说,当时海湾国家资助萨达姆对伊朗开战,伊朗就曾袭击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海湾国家船只。不过美国几小时内就摧毁了伊朗海军近一半的实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说,经过数十年制裁,伊朗现在不具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海军力量,它日益老化的空军也无法与美国及海湾国家的先进战机抗衡。但伊朗可以发动“不对称战争”,比如安放水雷,利用革命卫队的巡逻艇突袭等。不过封锁海峡对伊朗自己也是把双刃剑,因为它依赖该海峡出口原油和其他物品,并进口大部分成品油。

  事实上,曾多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还没有迈出过这一步。“俄罗斯之声”评论说,伊朗这样做意味着向美国和其他海湾产油国宣战。路透社将这形容为“自杀性举动”,称届时伊朗的朋友也将变成敌人。俄《独立报》称,世界大国那时会别无选择,只能介入。那么地区全面战争等灾难性后果不可避免。伊斯法罕大学专家奥米迪说,不幸的是,鹰派人物才不管什么经济与和平。

  目前局势发展让人觉得英国专栏作家休玛斯 米尔尼的话确实不假:不管是制裁还是战争,两大敌对阵营开始进入一场危险的边缘主义游戏。

  (责任编辑:袁志丽)

  

   美伊间大博弈会如何上演?

  在美国大选中,共和、民主两党在最后冲刺阶段突然抛出的政治手段和诡计,被称为“十月惊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近日称,伊朗问题可能成为明年总统选举中的“十月惊奇”。该报道说,对伊朗核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压力日益增加,再次成为华盛顿新保守派政论家和机构的主要话题。新保守派教父级人物诺曼 波德霍雷茨暗示, “此刻我并不提倡攻击伊朗”,但“彼刻”毋庸置疑不久将会到来。

  “美国总统大选只剩下几个月,以色列准备好了,奥巴马需要一场胜利,我们干吧!”以色列国家新闻网26日不但直接号召,甚至已经预测了战争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第一天,美国和以色列在黎明前发起进攻。发回五角大楼的报告显示,伊朗军舰被击沉,远程导弹在地面就被摧毁,革命卫队失去报复能力。第四天,伊朗人拥向德黑兰街头, “伊朗之春”来临。整个行动中俄罗斯保持沉默,坐享高油价之利。但最后时刻,它发出强音,因为俄罗斯需要这一重要贸易伙伴。第六天,在埃及和联合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周边所有交战方达成停火协议。伊朗则陷入犹如内战的全面起义。第七天,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生活不久将变得美好。

  《国际先驱论坛报》称,美国反对伊朗的理由正是:推翻暴君是一种责任,世界会因此变得美好。听来耳熟,因为这是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理由。但伊朗不是伊拉克。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伊朗相比,萨达姆、卡扎菲只是枭雄,而伊朗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在与美国对抗。在非世界大国中,伊朗堪称与美国对抗最强的国家。这并不是说战争的紧迫性,而是指对抗的实质性。就地缘政治而言,伊朗真正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评论说,也许因为美军陈兵伊朗两大边境10年多,也许因为布什“邪恶轴心”演说中将伊朗列为目标之一,也许因为过去10年美国在中东、中亚和北非支持和发动众多政权更迭,德黑兰日益警惕。它知道,如果萨达姆当初真的拥有核武器,美国根本无法对巴格达发动闪电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警告说,任何企图攻击伊朗的人应当准备遭到猛烈打击和铁拳。《纽约时报》27日称,这种以牙还牙引发很少有人意识到的危险:历史上首次放射性战争。伊朗曾表示,以色列从未承认的核武计划中心是“最易受到打击的目标”。

  牛津研究集团的保罗 罗杰斯曾经准确推演伊拉克战争,他说,伊朗虽然是一个中型国家,却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难啃的硬骨头。对核设施的闪电式突袭将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同时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国家带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混战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现在对伊朗越来越不耐烦,但离做决定的时候越近就越犹豫。伊朗的块头和实力让美国难下决心。殷罡认为,如果伊朗拒不让步,美伊之间战争在所难免,伊朗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冷战后收拾的最强大国家。这无疑将是一部大戏,伊朗折掉国运是这部大戏最有可能的结局。不过战争可能不会来得那么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责任编辑:袁志丽)

  

  美伊心理战正在升级

  “战前最古老的骗局就是散布敌人也许会做的可怕的事。政府官员编造这些故事,记者添油加醋,民众大多轻易相信。” 英国《卫报》称,这段写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前3个月的文字今天似乎契合伊朗局势。例如, 《华盛顿邮报》当年发表了洋洋洒洒1800多字,暗示伊拉克向“基地” 组织提供神经毒气。该报后来承认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存在严重缺陷,但这已经无法挽回。

  位于美国加州的“DV”网站评论说,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第一枪打响之前,往往是谣言和煽风点火。各大媒体、糖英基金会资助的外交政策期刊和各种智库、能源和武器集团、左中右各派人等都会以 “分析”的名义输出战争宣传。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8日称,伊朗外交政策传统上一直小心谨慎,伊朗革命届从未发动一场传统战争。但德国军事门户网站“战争咨询”称,在不断升级的心理战中,美伊谁都不认输。

  金灿荣表示,美伊矛盾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这种对抗游戏很危险,双方都摩拳擦掌地想把对方吓回去,却没有人愿意后退。爆发冲突的风险由此日益增大。他说,明年上半年有可能会发生大事。美国要么不动手,要么会对伊朗发动比对伊拉克还猛的第一波打击。 (本报驻伊、美、英、德、法特约记者包小龙肖磊纪双城青木杨明 本报记者卢长银)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