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玉米收储托市效果初显 对现货价格影响有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19:31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于绯 胡璐)12月14日,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2011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距政策出台已半月,市场反应如何倍受业内关注。

  记者调研了解到,玉米收储政策符合市场各方预期,目前托市效果已初步显现,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玉米购销进程加快。但由于玉米收储价低于目前市场价,该政策对现货价格影响较为有限。

  玉米收储价格符合市场预期,托市效果初显

  今年新粮上市以来,玉米收购价先高后低,11月中旬以来,东北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回落到1元/斤左右。对于这个价格,农民不认可,存在惜售心理;玉米加工企业担心价格进一步走低,采取边收边加工的策略,把库存压得很低;贸易企业感到玉米南北价差不大,无利可图,不敢冒然入市。因此,玉米购销市场出现了种粮农民不肯卖、加工企业不敢储、贸易企业不敢收的僵持局面,导致玉米收购量萎缩。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出台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托市效果显现。中国玉米网监测显示,12月22日玉米全国收购均价已由12月11日的2259元/吨涨至2289元/吨。

  2011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内蒙古、辽宁1.00元/斤,吉林0.99元/斤,黑龙江0.98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收购期限为2011年12月14日至2012年4月30日;收购入库的玉米为2011年国产新玉米,符合国标等内品质量标准。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表示,今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是比较合理的,符合市场各方预期,托市效果目前已有所显现。他说,自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正式公布后,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平均上涨20-50元/吨,短期价格回升之势基本确立,说明市场对临储价格较认可。

  近期国内港口玉米收购价在跌破2200元/吨关口后快速回升,最近一周上涨60元/吨。黑龙江省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港口价格快速上涨与日前出台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有关,该政策启动基本封住了玉米价格的下跌空间。

  据中华粮网监测,近日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4省区主要产区玉米价格周环比上涨10-40元/吨不等,一些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明显提高。

  临储政策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加快玉米购销进程

  临时收储政策确定了玉米市场价格底部,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近几年,在玉米收储期内,全国玉米市场收购均价一般都没有跌破收储价,起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农民李军表示,国家出台临储政策让他心里有了底,前期周边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一个劲地往下调,每斤哪怕掉一分钱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说,最起码国家的收购价格考虑到了今年玉米成本上涨的现实,有了这个价格托底,农民算是吃了定心丸。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利于加快购销进程,活跃市场。临储政策出台前,由于今年东北玉米开秤价大幅上涨,直接影响到收储企业的利润空间,当地收储企业、贸易商观望心理较浓。辽宁省昌图县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李景海说,该公司玉米加工能力为每年20万吨,今年从9月末开始收新玉米,临储政策出台前累计仅收购6万多吨。不少玉米深加工企业只维持10天左右生产的最低库存,不敢大举收购。在这种情况下,玉米价格自9月份后出现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受前两年玉米价格上涨,而今年临储政策出台前价格下跌明显以及种植成本提高的影响,农民惜售心理很强,在临储政策出台前售粮进度明显不及去年同期。

  【责任编辑:赵丽梅】

  

  冯利臣表示,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给出了两个信号,一个是给农民卖粮的信号,缓解农民的惜售心理;另一个是给玉米收储企业、贸易商及时入场收购的信号,使其对玉米底部价格有明确预期。这有利于打破此前农民惜售、收储企业观望的僵局,加快玉米购销进程,活跃市场。

  收储价低于市场价,临储政策对玉米现货价格影响有限

  虽然玉米临储价格为市场价格确立了底部,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收储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玉米临储政策对现货价格影响较为有限。

  “虽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已出台,但国储能否收到玉米还是一个问题。”东北地区一些贸易商表示,目前辽宁锦州港、鲅鱼圈港玉米收购价在2250-2260元/吨,高出国家临储价格250-260元/吨。“除非国家提高玉米收储价格或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否则国储难以收到玉米。”贸易商们认为。

  吉林省松原市粮食局副局长高兴国表示,市场对国家提高玉米收储价早有预期,虽然临储价构筑了玉米市场价格底部,短期内给市场提供较强支撑,但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现货价格均高于国家收储价,国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后期影响仍要视收购量而定。如果国储收购量有限,其对玉米价格的推动力将受到很大限制。

  黑龙江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均高于国家出台的临储玉米价格。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建波表示,玉米深加工企业通常从新粮上市开始收粮,一直到第二年5月都是收购旺季。“目前公司玉米库存够10天的加工量。现在每天收储玉米2000多吨,边加工边收储。”郑建波说,新粮开秤价每斤在1.1元(标准水)左右,后来降到1.05元,目前在1.07-1.10元之间,高于国家临储价。

  “临储政策的出台明确了国内玉米价格的底部,但当前的市场价格高于收储价格,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郑建波说。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雨表示:“国家近期出台的大豆和玉米临储收购价格比为2:1,可能导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在目前的比价关系影响下,农户种植玉米更划算,并且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他认为,收储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玉米产业和农户利益,对当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影响有限。

  冯利臣认为,虽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出台可在短期内夯实玉米价格底部,但长期看,玉米现货价格上涨空间还将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受今年东北玉米丰收、国家对玉米深加工的限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涨势将受到限制。(参与调研记者:吉林分社齐海山、王猛)

  【责任编辑:赵丽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