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行政干预不能“一刀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3:13 来源: 经济日报

  日前,浙江杭州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3家公司被告知,从12月19日起,在杭州地区暂停开展新增商业车险承保(包括新车和转保)业务,期限暂定为2011年12月19日到2012年1月19日。

  “叫停”措施一出,首先叫苦的是这3家保险公司。年底各家公司都在冲刺保费,此番业务被叫停对公司冲击不小。其次,消费者也并不买账。想去这几家大保险公司投保,却被迫吃了闭门羹。

  那出台该项“叫停”措施的浙江保监局是怎么考虑的呢?据浙江保监局解释,“下半年以来,特别是四季度开始,部分公司非理性竞争在加剧,如果继续下去会明显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简而言之,此乃保护市场良性发展的有力举措。

  而在此前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似乎也成为浙江保监局此举的有力论据:今年前11个月,杭州地区车险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前3位分别为人保33.17%、平安保险14.97%、太平洋保险7.72%——这3大保险公司在杭州的车险市场份额超过一半,而其他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低于4%。

  为了打破大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垄断,通过“行政之手”进行市场干预,浙江保监局此举的立意无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似乎有些简单化。一方面,用行政手段对大保险公司的业务强制喊“停”,表面上是限制了大公司,保护了小公司,但这样的干预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大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维护市场的合理有序竞争。即使能带来一时的效果,也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3家大保险公司仅因为所占市场份额大就要被迫停止相关业务,必然会打击其发展的积极性,这种通过行政干预强行达到的所谓的公平是否就真的公平?拿这次杭州的车险叫停事件来说,措施出台不足一周,虽然这3大保险公司在公开场合均表示支持和响应,但消费者反感、中小公司也未必能从中尝到什么甜头,却是事实。

  为中小保险公司解困,与其外力干预,倒不如让他们先练好内功。大保险公司能够赢得消费者青睐,离不开他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产品渠道而采取的一系列努力,其发展经验值得中小公司借鉴。另外,中小保险公司不妨在经营策略上多下功夫,积极寻求新的市场发展空间,不要一味追求规模或盲从大公司的发展模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