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阿尼哥公路纪行:期待"黄金通道"更通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3 07: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图为1月1日,众多尼泊尔卡车在路况极差的阿尼哥公路等候过关,去中国樟木接货。
本报记者 丁 刚摄
2012年的第一缕阳光从淡淡雾霭中透射而出,近处的青翠山峰在远处喜马拉雅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汽车在晨曦中驶出了加德满都,不到10分钟,就进入了连接中国与尼泊尔的最主要通道——阿尼哥“高速公路”(中尼公路尼泊尔段)。路边的里程碑显示,从加德满都向北到尼中边界尼泊尔一侧的科达里为120公里。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援建下,中尼公路修通运行,成为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主要通道。目前通过这条公路运送的货物量差不多占中尼陆路贸易的80%,占西藏自治区对尼贸易总量的90%。从事中尼贸易的尼泊尔商人亚达夫告诉记者,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尼泊尔人普遍受惠,尼泊尔人把这条公路视为连接尼中贸易的“生命线”,期待它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亚达夫说,“尼泊尔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比较单一,需要进口很多生活必需品。中国货价廉物美,可以满足需求,但目前最主要问题是陆路运输不够畅通。”
驶离加德满都不到半小时就进入盘山公路。说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公路,有的地方相当狭窄,只能行驶中小型卡车。因常要与货车和长途汽车相会,汽车行驶的时速还不到30公里。路面起初还比较平整,路旁的景色十分秀丽。我们在距边界20多公里的巴拉比斯小镇上休息。小街两旁店铺出售的多是来自中国的服装和小电器等。镇上有欧美游客在闲逛,还有不少当地人在与店主洽谈。同行的朋友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大多做些小生意,尼泊尔边境30公里内的居民都可拿到边民证,持证可去中国樟木购物。一位女店主说,这里的货物大多是他们从中国那边买来的。
离边界还有10多公里时,路况越来越差,接近边界时已几乎没有平整路段,到处是因塌方滑坡而滚落的大片泥石,就在我们通过时还看到前面有石头从山上滚落,汽车只能在蹦蹦跳跳中缓缓向前,遇有汽车从对面驶来,会车时需格外小心,常常是一车停下让另一车先行。真难以想象,这就是被称为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黄金通道”。
120公里路程,行驶了4个多小时,我们才到达中尼边界的科达里,尼方海关所在的小镇叫塔图帕尼,位于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海拔约2000米。镇中小街上,可以清晰看到界河对面半山腰上的樟木镇。沿山蜿蜒的公路上,等待过关的尼方货车排成了长队。樟木是目前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距拉萨736公里。
全长65米的友谊桥,横跨在中尼界河波曲河之上,桥的中间就是国境线。站在中尼友谊桥上,可以望见对面国门上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很多尼泊尔人背着大包或整箱的货物,从中国一侧走来。箱包上清晰地写有中文商标,有电热器、毛毯、保温壶等各种日用品。
尼方海关关长阿迪卡里先生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从这里进入尼泊尔的中国货物主要是服装、鞋帽、羊毛和日用品等。口岸开放时间从早8时到晚10时,大体上可以双向各通过六七十辆集装箱卡车。尼方的货车绝大多数是空车去樟木接货,每天大约只有三五辆装有货物运往中国,货物大多是手工艺品等。
阿迪卡里告诉记者,目前尼泊尔一侧的口岸难以满足需求。尼中双方已达成协议,计划在尼方一侧修建4车道双向8公里的通道,并在8公里处建设有250个停车位的新口岸,尼方还计划全面修复被塌方损毁的公路。
阿迪卡里说,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尼泊尔有很多产品需要从中国进口,中尼贸易潜力很大。目前从中国上海、广州等地从陆路运送货物到科达里,大约需要两周。“我们非常希望未来中国的铁路能修到聂拉木。如果货物经由铁路运送,价格就会下降很多,时间也只要三到五天,那时通过科达里的货物量一定会是现在的10倍!”阿迪卡里充满希望地说。
记者在尼泊尔采访时获悉,由中国援建的连接中尼的沙拉公路已经开通,这条公路由西藏吉隆县通往尼泊尔拉苏瓦。而计划中要修建的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南北向公路还有两条。
近年来中尼贸易增长较快。2010年,中尼两国贸易额达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一些尼泊尔人士告诉记者,尼泊尔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又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对外经济依存度很高。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尼泊尔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方面以往主要依赖印度。他们期盼与中国的陆路贸易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能更多从中国发展中获益,使尼泊尔经济能更加平衡发展。
(本报加德满都1月2日电)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