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文化山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04:20 来源: 经济日报山西省素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说。从雁门关的边塞文化到洪洞老槐树的根祖文化,从祁县的晋商文化到平遥的古城文化,从运城的关公文化到太行山的红色文化……山西的文化品牌数不胜数。在推动文化建设方面,山西省明确提出——
山西有两大资源:地下的煤炭,地上的文化。其文化资源“储量”之大,不亚于煤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全国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全国第一、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数量全国第一、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全国第二、剧团数量全国第二……
2011年12月28日,山西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召开。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会上明确提出,“要统筹发挥好煤炭资源、文化资源两大优势,要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转型跨越的主战场,作为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目标。”省长王君在讲话中说,“要像抓煤炭资源整合一样抓文化资源整合,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改革创造奇迹,转型成就未来
作为连续两年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山西迎难而上,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农历腊月,“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数九寒天,一般来说剧团演出进入了淡季。然而,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却告诉记者,“我们团的人都‘走’空了!没有一个闲着的演员。目前,在美国、韩国等地都有我们的队伍在演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剧团,为何能“逆市”取得骄人业绩?回答这个问题,得把目光拉回到5年前。
2006年冬,年底核算账目,太原市杂技团一整年才得到了20余万元的收入,对于一个人员编制近百的演出单位而言,职工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当时的杂技团处在一个‘能演出的进不来,演不了的请不走’的现实困境中。”王剑说。
举步维艰的太原市杂技团正是那时全省乃至全国国有文艺院团的一个缩影。面对这一窘状,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迈开了改革的步伐。
2009年,太原市属的几大院团,核销的核销,转企的转企,合并的合并,于当年底全部完成了改革任务。如今的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公司,就是由原太原市歌舞团、杂技团、豫剧团“三合一”组建而成的文化企业。作为全省首批转企改制的院团,2009年12月挂牌之日起,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公司通过推进人员身份企业化、薪酬机制效能化、管理运行制度化等改革措施,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一家现代化演艺公司。
体制机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转企改制第一年,太原市歌舞杂技团就创出了全年演出500余场的佳绩,场次和收入较此前3个团的全年总和还翻了一番,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53个剧种,占比达全国的六分之一;163个剧团,数量排名全国第二。对于一个只有3500万人口、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而言,山西省面临的文艺院团改革任务空前艰难。然而,喜讯刚刚传来:经过艰苦的工作,山西省163家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全部完成!
目前,山西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文化市场执法机构组建、出版发行单位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改革、文艺院团改革等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的主要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走在了全国前列。
“山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我们探索出的领导决策驱动、舆论造势驱动、政策保障驱动和督导检查驱动‘四轮驱动’改革经验受到中央高度肯定。”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说。
“改革创造奇迹,转型成就未来。”董事长齐峰的这句话概括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因改革而获益良多的事实,也道出了山西省迎难而上抓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所在。经过改制,该省成立了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为首的6大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也由此驶入了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其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
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成为山西转型的重要支撑——
“皇城相府”,继“北京故宫”之后的全国旅游界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继五台山和云冈石窟之后的山西省第三个国家5A级景区,它还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誉称。
游客们一定无法想象,“皇城相府”所在地山西晋城皇城村,这么一个响当当的文化旅游村曾经也是一个挖煤村。1997年,依靠煤炭收入,皇城村一跃成为晋城市的首富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不错的小日子。然而,煤迟早是要挖完的,这简单的道理让皇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日思夜想。
经千思万想,张家胜带着皇城村走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文化旅游开发之路。当时的“皇城相府”名不见经传,鲜有访者,村民们也认识不到其价值,就连康熙皇帝御书的楹联圣碑也让村民给垒了煤池子。而文化旅游又是一个大投入、慢回报的行业,开发初期,它甚至像个无底洞,多少钱扔进去都不闻声响。
如今13年过去了,文化产业的特质在“皇城相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它给这座村庄带来了知名度、带来了高收入、带来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蓝天、带来了绿树、带来了留给子孙后代的好环境。
“煤炭资金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后盾,截至2010年,我们累计投入发展旅游业的资金达6亿多元。”据张家胜介绍,2011年,“皇城相府”预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5亿元。
“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的产业转型在山西比比皆是。据统计,近3年来,全省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326.3亿元,其中九成以上来自煤炭行业。
正如袁纯清所言,对于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山西而言,跨越发展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山西省“弱小散乱”的文化资源得到整合,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经建立,预计2012年山西省属6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十二五”时期,山西还将成立省体育产业集团、旅游产业集团、文博产业集团和工艺美术产业集团,形成以10大文化产业集团为支撑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统计显示,山西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10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7亿元,年均增幅达21%以上,超过同期GDP增速。
民间文化活跃 文化精品迭出
山西文化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蓝色多瑙河”、“拉德斯基圆舞曲”等世界名曲的优美旋律时常萦绕在山西高平市三甲镇姬家山村的上空。在姬家山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们如今只要放下农具,时常就会拿起小提琴、圆号等西洋乐器摆弄起来。甚至还有农民企业家出资100万元在村里办起了农民乐队,许多世界名曲都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
“民间文化的异常活跃,是山西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山西的文化生态非常健康,文化土壤十分肥沃。”山西影视集团董事长高晓江颇有感触地说。
面对群众高度的文化热情和迫切的文化需求,山西省一方面因势利导,倡行“出台一策,做强一业,磨精一品,办好一节,演好一剧”,得到各县市的积极响应,有力促进了文化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他们加大投入,努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统计,2010年,全省投入公共文化建设资金近10亿元,同比增长17.8%。目前,全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不仅如此,近年来,在国家级、世界级多个大型演出中,“山西籍”的文艺作品往往都承担着首幕或压轴的重任。整个山西洋溢着浓厚的文化热情,备受好评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对此,高晓江有这样一番认识:“精品迭出首先源于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更重要的是山西的文化作品都是有担当的作品。”好一个“有担当”,道出了文化晋军的历史责任感,也道出了潜移默化却又无处不在的山西精神。
电视剧《八路军》的热播,再现了当年山西东南部村村镇镇“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展现了太行儿女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
一个个“既有奖杯,又有口碑”的精品,都取材于山西本土。这一方面很好地挖掘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固态的历史活起来;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将山西精神提炼、展现于世人面前。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大寨精神”、“纪兰精神”、“双良精神”、“晋商精神”……无一不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山西的生动体现,其核心内涵就是“坚忍不拔、锐意进取、务实守信、敢于超越”。山西精神的弘扬,大大增强了山西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了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