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用草解决“菌林矛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4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本报讯(记者刘清华)新年前夕,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在福建成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省首个农业领域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昨日,记者采访了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被誉为“世界菌草之父”的林占熺。

  1971年4月,林占熺就提出菌草技术这个课题,此后,他开展多项研究,成功解决了“菌林矛盾”这道世界性难题,为保护森林做出巨大贡献。“前后整整40年,我基本都在做这个事情。”林占熺说。

  “菌草技术可解决菌类发展的两个瓶颈。”林占熺说,传统菌业生产以阔叶树为原料,每年要消耗大量林木,福建一年栽培香菇就要“吃掉”100万立方米木材。经过研究,菌草对太阳的转化率是阔叶树的4到21倍,500克草至少收300克蘑菇。以草为原料栽培食用菌,可以解决“菌林矛盾”。此外,南方水稻容易生虫,施农药灭虫会有残留。而以草为原料栽培菌类,则可避免这一情况。

  林占熺表示,从生态角度讲,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偏高。菌草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其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基本扯平。以草代煤发电,可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减缓气候变暖步伐。

  林占熺称,国家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的发展。目前,农林大学由副校长黄一帆兼任该中心主任,调集了一批中青年骨干组成团队,集全校之力建设好这个中心。同时,中科院谢联辉院士、李玉院士以及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会集到这个中心。

  “我们有信心3年后拿出一个好的答卷,完成国家科技部的建设任务。”林占熺说,现在大家对菌草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有信心建立国际一流的人才基地、国际一流的服务基地,推动我省、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菌草事业的发展。

  人物名片: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菌草技术和旱稻宿根栽培法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福建省菌草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联合国国际生态科学院院士,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