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企业市值遭腰斩 海工类异军突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01:1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戴榆 发自上海
昨日(2012年1月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公报》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排名榜单。根据榜单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盘,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上市的全部60家中国港航船企公司总市值较年初几乎全部缩水,近半企业惨遭“腰斩”。
对于此前普遍被认为航运业低迷时期出路之一的海工市场,去年表现抢眼,50强榜单中的4家海工类企业的排名,全部进入前15强。
港航船企市值缩水严重
2011年,深受航运业低迷之累的中国港航船上市公司受业绩和国内资本市场动荡双重影响,出现大幅市值损失。《航运交易公报》昨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盘,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全部60家中国港航船企公司总市值较年初几乎全部缩水,近一半企业甚至惨遭“腰斩”。
以中国远洋(601919,收盘价4.5元)为例,其市值由2011年2月15日高点1069亿元下跌至12月30日的444亿元,2011年损失高达60%。中海集运(601866,收盘价2.38元)则由2011年初的市值高点549.2亿元下跌至247.1亿元,市值损失近50%。而在航运市场高峰时候,中国远洋的最高市值曾在2007年10月25日达到6255亿元,几乎相当于榜单列出的所有50强企业市值的总和。
除了业绩亏损的航运企业外,那些盈利能力较好的航运企业2011年的市值变化也各有千秋。据《航运交易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盈利1.75亿美元的东方海外国际 (00316.HK),2011年12月份市值较年初下跌33%,跌幅较其他航运企业较小,以223亿元的市值位列榜单第10位。业绩一直领先同行的中远航运(600428,收盘价4.00元),2011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近26%,但其市值却缩水56.4%,位列榜单第25位。
其中,在2011年4月借壳上市的中昌海运(600242,收盘价5.94元)则成为2011年市值波动最大的航运企业,其2011年7月份最高市值为39.58亿元,但此后出现大幅跳水,2011年12月份总市值为17.18亿元,降幅近60%,位列榜单第49位。
航运企业受累运力过剩
根据榜单显示,2011年航运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多数企业排名靠后,4家航运企业跌出榜单,在前5强的排名中,仅中国远洋依旧在列。
不过相比而言,港口、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排名则较靠前。中国重工(601989,收盘价5.06元)以744.5亿元的总市值坐上头把交椅,上港集团(600018,收盘价2.58元)以总市值592.5亿元紧随其后,中国最大的海工船舶运营商中海油服(601808,收盘价14.56元)则以573.9亿元总市值位列第三。
某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相对于港口和船舶企业,航运企业业绩的周期性表现更为明显,容易出现业绩“大起大落”的情形,而企业市值是由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体现的,投资者容易在市场繁荣时过于看好企业资产和未来发展,产生“泡沫市值”。而在市场下滑时,由于航运企业的主要资产——船舶无法从事水运以外的其他生产活动,容易被投资者视为“无效资产”而过度抛售,导致市值过度低估。
某航运资深人士昨日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港口码头具有综合性价值,除了有地方性的补贴与支持之外,还拥有土地资产的优势。但是航运受的压力则不同,如果没有货即变成空船,受到最为直接的影响。
资深业内人士马途表示:“航运业的危机有一个传导过程,航运企业首先受到波及,然后才会慢慢影响到上下游行业。另外,从统计数据上看,2011年的港口吞吐量并没有出现下滑,还是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显示运价低迷的主要罪魁祸首是运力过剩,而这对港口企业业绩并不构成影响。”
海工类公司全部进入15强
值得一提的是,50强榜单中的4家海工类企业的排名非常耀眼,全部进入前15强。运营有31艘钻井船的中国最大的海工船舶运营商中海油服以573.9亿元总市值位列50强榜单季军。作为世界最大造箱公司和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商,中集集团(000039,收盘价12.25元)以254.88亿元总市值位列第8位。海油工程(600583,收盘价5.51元)与振华重工(600320,收盘价4.70元)分别以209.2亿元与188.7亿元位列榜单第11与13位。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早先在第16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也表示,目前行业内的许多企业开始转型,转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其中就特别提到了发展海工装备的市场拓展空间较大。
《航运交易公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表示,在未来高油价的推动下,全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规模在2012年将明显扩大,预计全年可达到5290亿美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的扩大,将带动海工装备制造及运营企业的业绩在未来5年内出现井喷。但由于海工建设项目投资大,产出效益相对较慢,目前所有海工类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市值要出现大幅回升,尚需时日。
昨日某外资企业航运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出其担忧,从目前投资的巨大热情来看,如果继续这样大的投入,5年之后,海工方面可能也会过剩。
“2011年散货等一般的航运方面不怎么好,如今大家都在往海工方面转”,而且该人士表示,“这些领域建设的周期较长,投资成本大,产生效益比较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某高管此前在第16届海事会展上也表示,2011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总体好于2010年,造船市场短期难以复苏,很多船企纷纷转向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未来竞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