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康庄路村村通,惠及3500万浙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06:4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11年11月25日,地处浙南山区的龙泉市下樟村康庄公路正式通车。这条长3.95公里的村级公路是浙江省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奋战8年以来完成的最后一条通村公路,至此,浙江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等级公路。

  2003年,在全国性农村公路建设战役中,浙江率先吹响了“乡村康庄工程”的号角,浙江农村公路由此“脱胎换骨”,掀开新篇。8年倏忽而过,浙江创造的却是一个国内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建设里程最长的农村公路奇迹,完美交出的是农村公路“建管养护城乡一体化”答卷。

  请看一组来自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统计数据:8年间,浙江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9亿元,完成农村通村、联网公路建设8.3万公里;有16177个行政村新通了等级公路,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由2002年末的57.7%提高到99.5%。目前,“乡村康庄工程”直接惠及全省近2万个行政村3500多万人,为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年居全国第一提供了坚实的公路交通基础保障。

  如今,浙江的农村面貌一新,联网城市、联网公交、联网村镇等级公路,走在乡村康庄路上的浙江农民,农村新生活变化翻天覆地,心底一片赞叹。

  筑路新“愚公”,康庄路上撒心血

  奋战8年,耗资350万元,勤劳朴实的村民硬是靠着双手和肩膀,开凿出一条10.6公里长的盘山公路。这是发生在天台县雷峰乡潘岙杨村真实的新“愚公移山”故事。

  位于天台县西南部千米高山大雷山麓的潘岙杨村,是一个十分闭塞的村庄。多年来,村里人出外只能靠双腿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一穷二白的面貌,从交通改变。8年时间,潘岙杨村村民民心齐聚,集资修路“移走”大山,先后修通了与天台县城、临海以及仙居之间的公路,潘岙杨村彻底摆脱了大山的束缚。

  如今,潘岙杨村平整宽敞的水泥公路直达村中央,每天有12个固定班次满载着货物的汽车穿梭于天台、临海和仙居之间,潘岙杨村成了重要的“中转站”。

  同样令人感动的“愚公移山”故事,在8年的“乡村康庄工程中”还有很多: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严村,村民用粗糙的大手和宽厚的脊背,奋战5年,硬是在山沟里开通了一条1112米的隧道,摆脱闭塞;在松阳岱头村,连续的大雨冲毁了路基,挖掘机翻到了八九米深的山坡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奋战8天,把十几吨重的挖掘机抬上了山……

  “痴心”筑路人为世世代代的通路梦想而奋战,留下的动人故事更是显出道德的力量。在嵊州两湾村和王民堂村之间有一条公路,只有短短一公里。路的背后,凝聚着身患绝症的马华珍和村民们多年的守望。得知修路缺钱,马华珍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拒绝了继续治疗,坚持打工赚钱捐给村里修路。

  为了修建通村公路,一大批村干部,奔走筹资、泡在工地、严格监督,熬红了双眼,盼着通车的好日子;捐资15万元、当了一年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的温州文成老华侨胡振明,为了家乡的公路,5次改签返回意大利的机票;一听说村里要修路,景宁大顺乡残疾人张向东捐出了家里仅有的300元钱,这300元他要打2000斤柴、拖着病腿在山林里往返100多次,才能换回来……

  劳岭村变“老外度假村”的奥秘

  康庄工程不仅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而且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建成后,有力地提升了沿线乡村区位优势,改善了农村招商引资条件,尤其是带动了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吸引力为之焕然。

  农村路畅通了,环境改变了,吸引着城里人甚至老外们前来乡下休闲观光。临安的东天目、长兴的水口乡等地一年四季都有成群结队的城里退休老人前来休养,出现了一个个“上海村”,村民原来打工、卖毛竹一年只有5万元收入,如今增收3倍多;德清县莫干山下一个海拔600多米只有20多户人家的劳岭村,因修建了4公里长的康庄公路,有人租下民房办起了度假村,吸引了来自韩国、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多国的旅客,俨然成了“老外度假村”,每年可以直接为20户村民增收30多万元。

  “康庄路通农家富”,农村公路建设还降低了农产品和家用物资的运输成本,为众多曾经深居山林的农产品找到了出路,提升了农业产值增加,也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诸暨市赵家镇的樱桃远近闻名,通村公路没有修通之前由于交通不便经常烂在半路,修通之后赵家镇的樱桃再也不愁“嫁”,2500亩樱桃一年就能给农户增收300多万元,当地还办起了“樱桃节”;兰溪市海拔450米以上的余粮山、芦山等村,因为农村公路的建成,“余粮山”牌大红柿子从深山走向了全国,来自兰溪、金华、杭州的经销商和团购客户纷纷上门订购,络绎不绝;永康前仓镇麻塘村的提子种植基地,在康庄路通之后,近年来都有从上海、温州、江苏、厦门、杭州等地慕名而来的经销商住在永康预订提货,提子种植已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年创收入200多万元。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说,抽样调查表明,通路后,农民平均收入提高1069.14元;公路沿线近四分之一的农民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53.1%乡镇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农民普遍反映“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根据测算,2003年至2009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拉动GDP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GDP贡献率达0.5%,创造就业岗位约30万个。

  新路新生活,村民舍不得搬迁了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回两三天,朝出晚难归。”浙江农村的这种交通旧貌,如今早已一去不复返。“新公路、新农村、新生活”,8年来,乡村康庄工程悄然改变着千万农民的日常生活。

  安吉县杭垓镇的七管村是浙江与安徽交界处的一个偏远小村。2008年以前,村里只有一条便道通到中心村,其他的还是泥巴路。每逢雨雪天,村民就得在泥浆里艰难走路,高筒雨靴成了家家户户的必需品。2009年,这一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近6公里的标准农村联网公路建成通车。这一年,这个村所在的竹乡安吉县共竣工了103个农村公路项目,新增145.9公里农村联网公路,几十万祖祖辈辈吃够山高路窄苦头的山区农民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

  一心想着整体搬迁到云和县城边的安溪乡严山村村民,而今却留恋起世代居住的故土了。让村民们重燃希望的正是一条“康庄路”。这个地处边远的畲族村,“上山是山路,进城是山路,串门也是山路”,村民曾多次商议,整体搬迁。2005年,一条总投资达100余万元的“康庄公路”通到了严山村村民的家门口。从此,村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开始巨变。农产品卖得出去了,“订单农业”让种植户富起来了,村民生活也和谐了。

  开化县杨林镇蕉坑村离杨林镇只有9公里路程,离华北线17省道也只有4公里,但是以前一条只够手推车通过的羊肠小道,让蕉坑村的生活似乎与外界隔了两重天,村里人外出靠自行车代步,生活用品、农资物品靠肩挑进村。2005年10月21日,一条长4.6公里、宽5.5米的康庄公路竣工。不到10天,每天来回蕉坑村和杨林镇6趟的公交车开通了;村里的摩托车多起来了,现代化家电多起来了,店面干净整洁、常用副食品琳琅满目的百货店也办起来了,康庄公路让蕉坑村人的生活逐渐有了现代化气息……

  改变的不只是村貌,还有村风。据调查,在建路的行政村中,17.3%行政村房屋建设增加,21.8%行政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市文明向乡村延伸,更多的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农村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明显改善了浙江农村交通环境和农村公路的网络结构,加快推进了浙江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