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印度外交部不应是狭隘民族主义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13: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名印度外交官在浙江义乌“昏厥”的新闻,被印度媒体炒成了“大事”。连印度外长都出面回应此事,新德里还出现小规模针对中国的抗议活动。

  事情的细节至今有矛盾说法,大体情节是两名印度商人欠了义乌人的钱,被法院协助追讨。那名印度外交官前来义乌“解救”二人。据说他患有糖尿病,印媒称他在法庭里7个小时无法进食、服药,导致昏厥。但中方对这个说法的细节不予认同。

  印度驻华使馆3日警告所有印度商人不要与浙江省义乌市做生意,因为一旦发生了纠纷,有受到“非法拘留与虐待”的危险。印度媒体对这项公告一片叫好声,他们或许认为这可以为义乌人带来教训。

  很显然这是一起偶然事件。即使印度外交官真的“昏厥”了,也不自然等同于他在义乌受到了“虐待”。印度舆论的炒作完全是起哄式的,印度外交部的做法,则是对印度舆论压力的短线屈从。

  义乌已是东亚最有影响的小商品集散地,在世界上也颇为有名。在义乌的印度商人,显然是自愿来的,不是被绑来的。义乌以及中国各地都欢迎印度人来做生意,但他们做事得遵循商业道德。如果他们有欠账不还的坏毛病,用不着印度使馆劝他们远离义乌,义乌的中外商人们大概自会远离他们。因为义乌的国际贸易是教人改掉坏毛病,而不是惯出坏毛病的行当。

  印度官方的公告,将义乌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地方。但义乌的外国人比例相当高,它的安全与否世人有目共睹。倒是印度商人的诚信水平,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这次冲突是印度人以民族主义的情绪,对抗义乌已经相当稳定的市场规则。把这件事情炒大,信誉损失究竟是义乌的,还是印度商人的,这个问题倒是蛮有趣。

  中国社会没兴趣与印度舆论就这件事进行纠缠。事实上,如果不是印度舆论和印度使馆各种信息的一再刺激,此事将作为一个小消息在中国舆论场上一划而过。

  中国社会对印度没有特殊的成见,印度媒体炒作中印之间的个别纠纷,搞些民族主义的噱头,我们也大多可以理解。但我们看不惯印度外交部官员和其他官员针对中印的具体问题装腔作势。他们总是认为,印度舆论是自由的,中国舆论应当克制。但对于这个明显的个案,印度外交部的一系列举动同样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我们看不出那些外交官比印度媒体的编辑们有什么高明之处。

  中印友好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请印度外交部记住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