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郑眼看盘:暴跌已危及融资功能或导演些许反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1:5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周五A股盘中创出新低,但其后显著上拉。最后沪综指收涨0.70%报2163.40点,深综指涨0.47%报817.78点。另外,积弱已久的中小板、创业板也上涨,只是涨幅略小一些。从盘面看,券商、保险、银行等权重股继续轮番表现,护盘动机显得益发迫切。

   影响盘面的多是些有利因素,如传言汇金及保险公司增持部分银行股、四大行存款剧增、央行使用各种手段注入流动性、周末“降准”预期,甚至包括三新股全部“大幅”破发。

   昨上市三家新股全部破发,中签者损失不小。此事看似惨淡,但其实是利好,因其至少使圈钱行为不再顺畅,有可能使后面大盘股马上发行的机会骤降。

   不过若从中长期看,如果新股发行根本制度不变,那么单靠这几只个股破发,作用只是短期的,因只需股指连续反弹一阵,市场的圈钱功能将自动恢复。

   央票停发及逆回购之类传言被解读成存准率下调信号,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解释也不太客观。一般而言,央行使用了上述手段后,就会使“降准”的迫切性稍有下滑,除非所注入的流动性仍大大不够。

   昨日进场的部分短线客有可能博周末“降准”,若周末果然有此消息,投资者应注意是降一个百分点,还是半个百分点。通常而言,如果是一次性下降一个百分点,股指下周高开程度会多些。然而笔者认为,无论其是否降准,降多少,届时均不能过度追高。就存准率调降而言,其实是个双刃剑,虽然市场会对一次性地大幅“降准”作出正面反应,但这其实表明经济的疑虑更浓。

   在今年行情中,“存准率”问题必将是影响A股的一大要点,所以应竭力想透,要不然操作上极易吃亏!

   大家知道,前几年“上调存准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这些外汇一部分来自贸易顺差,一部分来自外商直接投资,一部分来自其他隐秘通道,所谓的“热钱”主要指的是最后这一部分。当时热钱将外汇换成人民币,多数是用来投机的,极少投入实业,所以造成了我国楼市、股市及其他“可炒作型资产”的泡沫。

   如今的“降准”可视为上述行为的逆过程,即这些投机分子如今将人民币换成外币出逃,这会造成市面上的人民币减少,所以央行就有必要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来对冲。

   下一步推断才是要点——当热钱出逃时,它们是从楼市、股市及其他“可炒作型资产”抽离人民币资金,然后换回外汇出走,而这些钱很少有从实业中抽离的。另外请注意,此时央行“降准”所释放的人民币,绝大部分“不一定会”流入楼市、股市或其他“可炒作型资产”,而是流向实业。

   假如上述情形笔者并没判断错,那么结论将极其简单——假设央行以一比一对冲,即央行不偏不倚“降准”,即使“降准”多次,也未必是股市的利好,除非其所释放的流动性远超热钱外流部分。

   笔者个人以为,央行释放“远超过预期的流动性”机会渺茫,因为这必将被炒楼者或地产商利用,后果十分难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未来即使多次“调准”,也不一定就是A股利好。

   后市方面,虽然笔者并不看好A股,但昨日也提示了逢低吸纳,因预期股指短期内或有些反弹,甚至误以为股指或有可能拉出大阳线。股指之所以会反弹,这一来是因为许多股票超跌,二来因为周末金融工作会议不排除会有些题材,最后是因为首季一般是放贷高峰期。

   中线而言,股指或仍将考验底部,投资者仍宜谨慎,注意仅可低吸而不追高。就年报来看,一开始可能有些令人惊喜的年报公布,但到了中后期,许多业绩差的公司将露出原形。目前官方加强了预披露制度,也不排除地雷提前引爆的可能。

   就大主力的操作来说,这几天指标股护盘其实不利于大资金建仓。真正的大底是自然“磨”出来的,护盘这一行为本身就说明不值这个价。当股市真正物有所值时,即使去刻意压着都会感到吃力,又何须保护?笔者甚至怀疑主力是冲着那些已过会的IPO来的,只是为其顺利驶入股海护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