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并购重组潮中如何淘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5:45 来源: 经济日报

  通过综合分析公司总股本、大股东持股比例、重组方向等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布局重组潜力股的准确性——

  2011年12月30日,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第39次和第40次工作会议,这意味着2011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宣告结束。据国金证券数据,截至2011年底,有37家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等待上会。本身就具有重组概念的ST股不足为奇,但越来越多的非ST上市公司相继出现“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其中的投资机会有什么分别?投资者又应如何把握?

  非ST股:

  多数公司以募集资金为主,较小股本规模可以降低资产注入难度

  在2011年四季度加入到“重大事项重组”队伍中来的非ST类上市公司中,既有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一些业绩不甚理想的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以来,沪、深两市约有30家非ST上市公司发布“重大事项重组公告”。

  翻阅这些公司的重组公告,可发现“完善产业链”和“募集资金”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重组目的。业内人士解释,由于2011年各行业政策变动较大,通过重组事项实现转型和募集资金成为众多上市公司共同的选择,缺钱、缺项目,可能是众多公司在下半年扎堆资产重组的关键原因。

  从历史经验看,重组成功公司的总股本多在5亿股以下,较小的股本规模不仅可以降低资产注入的难度,也有利于重组成功后的市场炒作。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便于重组方运作,降低重组风险。“此外,符合宏观政策方向的重组能有效降低监管层喊停的可能性,如当下资源、科技类公司重组借壳就远比房地产公司方便。”光大证券分析师周明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普通投资者精准布局重组概念股的难度很大,但通过综合分析公司总股本、大股东持股比例、重组方向等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布局重组潜力股的准确性。

  长城证券分析师龚科也提醒投资者,在圈定重组概率较大的品种后,宜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以规避风险。

  ST股:

  进入重组进程者机会较多,最好构建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

  在拥有重组概念的ST股中,如何选择投资价值较高的个股呢?渤海证券分析师周喜认为,已经进入重组进程的上市公司其价值高于存在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

  “由于创业板退市制度影响导致壳资源价值贬值,对于存在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来说,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和潜在的借壳方都对其投资风险和投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更加审慎,投资热情会有所降低。”周喜认为,相对而言,为了规避将来的退市风险和暂停上市后无法借壳的情形出现,进入并购重组进程的上市公司和借壳方推进重组的态度更为积极,处于并购重组进程中的上市公司更加值得关注。

  “ST板块由于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最好构建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周喜表示,证监会审核通过的股票表示借壳基本成功,后续上涨空间不大,投资者须慎重考虑。

  创业板:

  理性回归中仍有投资价值,但要警惕创业板公司借助资产重组逃避退市

  2011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首次针对创业板的资产重组做出政策规定。此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针对创业板公司的重组明确了两点:一是鼓励创业板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进行同行业并购、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等,以提高创业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创业板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明确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通过借壳的方式恢复上市。在此背景下,一些创业板公司摩拳擦掌展开并购。

  “不过,也要警惕创业板公司借助资产重组逃避退市。”业内人士表示,创业板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规避被暂停上市甚至是被终止上市并非没有可能。只要不触发其他退市条件,即使是创业板公司连续出现两年半的亏损,为了逃避暂停上市,资产重组同样大有施展的空间。此时,只要创业板公司通过引入大股东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如果当年盈利,则不会触发连续3年亏损就暂停上市的条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