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成为投资沃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05:45 来源: 经济日报两年多来,创业板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不断成长、壮大。总体来看,创业板市场运行平稳,对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支持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随着A股市场近期深幅调整,创业板的估值正呈现逐步回归态势,市场渐趋理性。作为新兴产业公司上市的主要阵地,创业板代表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估值泡沫释放之后,创业板公司将更具投资价值。
市场运行逐步规范
数据显示,自创业板启动以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整体表现出超越主板和中小板的盈利和成长能力。2008年至2010年间,创业板公司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9.5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8.4%;2011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75%,净利润同比增长16.68%。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创业板的成长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创新型中小企业从非上市公司走向公众公司,暴露出了诸如新股发行“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有待规范、高管离职套现、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对创业板市场来说,强化监管是走向规范的前提;对创业公司来说,要坚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治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两年多来,在相关部门的从严监管下,创业板未发生严重的违法违规事件。一系列创新性的监管措施,使创业板逐步走上日益规范的运行轨道。
针对创业板高管频繁离职套现,2009年11月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对创业板高管通过离职减持股份的行为起到了预防作用。
由于创业板90%以上的公司为民营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比较普遍,公司治理结构还需要完善,深交所有针对性地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新措施,如《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针对创业板公司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在对创业板公司的公开谴责标准上,设定了较主板和中小板更为严格的触发指标。
价值投资趋势显现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近期不少创业板股票相继跌破发行价,创业板指数也从2010年10月20日最高点1239.60点,一路下跌至2011年12月28日的700.11点,令不少投资者信心受损。
“创业板的‘三高’现象及创业板个股的‘挤泡沫’走势,与市场对创业板理解存在偏颇有很大关系。”赵锡军认为,创业板公司早期超募问题与公司本身需要更多地兑现价值、投行追求高募资额以及市场盲目追捧等行为有关,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远高于大公司,其高成长性也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监管部门、上市企业以及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认识。
随着创业板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作用的发挥,创业板新股定价正理性回归。以2011年6月份以来创业板新上市的47家公司为例,47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7倍,较2011年6月份以前的66倍已大幅下降,发行市盈率最低已降至18倍,最高也仅为62倍,表明创业板推出初期高市盈率发行的现象正逐步缓解,新股发行定价正理性回归。47家公司平均超募比例降至72.41%,也远低于2011年6月份以前的189.62%的超募比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短期来看,创业板整体估值处在“去泡沫化”阶段,公司业绩出现分化,但不乏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且当前创业板平均个股规模较小,公司上市后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未来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第二股票交易市场,创业板是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相对于主板、中小板市场而言,创业板的企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专家提醒,投资者参与创业板,要从成长性、盈利能力等方面去识别一个公司的未来价值,而不能仅仅依赖公司过去的业绩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