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8 15:36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丽瑛表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面临土地、水资源等较多的制约因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新华08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王胜先)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丽瑛在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表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面临土地、水资源等较多的制约因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曾丽瑛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出现新的变化,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更加突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但仍然面临着几个制约因素。

  首先,是土地资源紧张的约束加快,近年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人增地减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大多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态脆弱的地区,今后稳定或者提高粮食播种面积的困难将越来越大。

  其次,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不断加剧。近年来我国每年农业生产缺水在200多亿立方米,而且我们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一方面我国降水比较集中在夏季,春耕和秋冬期间用水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水土资源匹配不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减少了13%,南多北少的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我国粮食主产区是在北方,但是北方的水又比南方要少。”曾丽瑛表示,气候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粮食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近几年洪涝、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给粮食持续生产增加了难度。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加,极端天气引发的气候事件增多,粮食生产确实面临着大旱、大涝、大冷、大暖气候的影响,这些灾害概率的增加,对于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此外,曾丽瑛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收,得益于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但是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更需要进一步加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粮食直接补贴等生产支持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收购政策和网络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农业劳动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