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生物医药:布局刚性需求与政策避风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07:11 来源: 通信信息报

  ■中信建投 罗樨

  量价因素共同推动医药行业高增长。过去十年,医药市场规模一直处于持续较快增长过程中,尤其是2008 年之后,随着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医保额度的提高,我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以及药品终端规模都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收入的决定因素在于“量”、“价”两方面,以既往经验看,医院诊疗人次的不断上升,显然促进了药品需求的增长,而医保制度完善以及社会消费能力的增强,也使得人们的医疗需求得以释放,因此在“量”的方面,过去几年一直都得到较好的支撑;“价”的方面,化药类和生物药类承受了较大政策压力,但以量补价之下,依然稳定,而中成药品种价格上升的因素更明确,可以是单价的上涨也可以是结构性上涨。

   由于成本的上涨和大部分中药价格都不在国家发改委管辖的范围内,单价上涨容易理解,而结构性的上涨与高价品种对相似疗效低价品种替代有关。

   高增长持续可能性仍然较大。医院终端是医药市场规模贡献的主要力量。诊疗人次的上升伴随着医院终端药品消费金额的增长。

   在日本每年的诊疗人次的下降和常态化的降价使药品销售的增长几乎停滞。

  我国近几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千分之6左右。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4.3%,人口老龄化比率则达到8.9%,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会翻倍。据统计,我国老年人用药占总体用药份额的一半左右。老年人口增加必然带来用药市场实际需求的扩容。

   未来伴随我国人民健康观念的增强和老龄化的加剧,医院诊疗人次必然继续上升。从价格方面考虑,虽然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的管制是长期政策,但从2012年来看,由于招标执行周期尚未到来,招标导致的全面降价不会到来,短期企业产品价格压力不大。

   战术性寻找高增长 战略性布局刚性需求和政策避风港。 虽然目前政策变化复杂,但短期对行业的冲击应该是结构性的,精挑细选还是能从不同终端找到高成长的标的,成为明年上半年战术性的选择。尤其是中成药生产企业,未来药材价格下降将带来较好的盈利弹性,也值得关注。

   从上海经验来看,如实行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对支付总额实行控制,对于用药规模增长将会带来较大影响。药品市场全面高增长将难以持续,但结构性机会仍存在。

   上海样本医院数据显示,刚性需求类药品的增速在用药规模大幅减速的情况下,其增长依然得以维持。从政策面分析,在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严格管控的背景下,对于医疗服务业,却有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属于典型的政策避风港。

   相关个股推荐:高成长组合:受益于成本下降和基层医疗的众生药业(002317)、红日药业(300026)、昆明制药(600422)、瑞康医药(002589);刚需药品生产企业:仙琚制药(002332);战略性组合:通策医疗(600763)、爱尔眼科(300015)、鱼跃医疗(002223)。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