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自主品牌 拓上海未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9 09: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创自主品牌拓上海未来

  一名员工从“8号桥”一幢写字楼的内廊经过。上海市“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原为老厂房,经过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注入时尚、创意等元素,使历史留存变为现代城市新景观。 新华社记者 王 颂摄

  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加强地区乃至国家与世界的交流,吸引投资者和旅游者,从而加速经济发展,自主品牌创建对于地区经营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日益显著。

  走进上海这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大都市,最美的景致或许是浦江两岸的繁花似锦,但倘若走进那些自强不息创下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感受到的一定是更震撼的美,是它们让上海在与国外企业竞争时多了几分底气和担当。

  这样的企业在上海还不是很多,更没达到若干年前全国人民对上海部分轻工产品耳熟能详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才在10天前的除旧迎新之际,发出“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推进上海科学发展”的号召。

  (一)

  没有谁能告诉记者上海究竟有多少自主品牌在国际或国内很知名,记者只能去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海市工商局等部门和一批企业,从他们那里了解上海发展自主品牌的光荣与梦想、艰辛与困扰。

  上海曾经是国内孕育品牌最多的城市,有些品牌是靠着口碑传下来的,有些品牌则因为那个特殊年代而受到格外追捧,但无论怎样,这些品牌全都制作精良质量恒定,至今让人回想起来都带有些许温馨。这印证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品牌是感性的,应该是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产生”。

  上海牌手表最紧俏时是需要凭票才能买到的结婚必备单品,但后来国产机械表风光不再,上海牌只能心有不甘地成为世界名表机芯供应商。6年前,上海自主研发成功了“手表制造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裸露在表面上的陀飞轮机芯,10万元一只的上海牌手表限量发行50只,全部预售一空。

  与上海牌手表一样长时间沉寂后,用新创意、新产品重新唤起人们美好记忆的还有上海家化。2008年,第一个主打中医药概念的中高端护肤品佰草集入驻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2011年,走高端路线的“双妹”首家旗舰店落户外滩和平饭店,并计划走向国际市场,让中国元素媲美奢侈品大牌。

  还有让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刮目相看的“国之利器”上海电气,成功研制出大型船用曲轴、我国第一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列车、第一台自主设计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气发生器、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还让空调“心脏”成了“中国制造”的强项……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才12年的公司,却历经9年艰苦奋斗,联合多家科研单位,研发和建造完成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2011年12月2日,这颗未来20年不落伍的“南海明珠”完成海试交付使用。

  (二)

  企业是创建自主品牌的主体。即使没有政府推动,企业也要走转型创新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响品牌,但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多,走得更艰难。有了政府引导,企业积极性高涨,再大的困难兴许咬咬牙就能闯过去。

  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告诉记者,上海从2007年开始设立“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对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和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品牌进行奖励。今年,经信委将会同相关工商、质监、财政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新的需求,修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挥其推动自主品牌建设的更大作用。

  上海市商务委领导告诉记者,2011年9月,历经数轮审核,“上海大虹桥服装服饰出口创新基地”终获国家商务部认定,成为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15家外贸服装服饰龙头企业在政府推动下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模式,不以产品而以品牌为纽带,携手探索“从代工到设计”,以减轻“转型之痛”。2010年基地销售总额达400亿元,出口额达47.93亿美元,占上海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组织实施推进上海名牌工作的上海市质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名牌的总体规模达到951项,完成销售收入突破12989亿元,已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40%以上,40余家产品性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振华重工、宝钢、恒源祥、家化、锦江旅游、新世界商贸等具行业代表性的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上海一批叫得响的“城市名片”,汽车品牌“荣威”更是上海着力打造不断成长的自主品牌典范。

  上海市工商局领导告诉记者,上海目前拥有驰名商标96件、上海市著名商标865件。2010年,上海浦东新区、嘉定区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区,上海家化被列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未来将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商标,力争大幅提高其在上海市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的比重,在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商标。

  (三)

  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上海如何看到优势,分析差距,加快培育自主品牌乃至创造世界名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将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建设,支持“十二五”规划中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品牌,推动建立服务业品牌标准体系,提升上海服务业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上海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推广,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上海还将支持区域品牌建设,鼓励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区域性商标,推动品牌工作较为成熟的工业区、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等开展相关区域品牌标准研究,建立规范的区域品牌标准体系,支持示范园区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输出园区品牌。

  记者采访时在深感振奋之余也频生困惑。近年上海各委办局和社会各方都在加大推进实施品牌战略的工作力度,但上海至今未建起类似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联席会议的机制。各自为战谁来统领,上海该如何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帮助企业共同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还有,全国首家品牌交易中心去年8月落户上海,把服装纺织行业作为重要的业务切入点,计划围绕部分服装上市企业品牌授权、为老品牌、新锐设计师及服装品牌、国内企业引进国际品牌牵线搭桥四条主线开展工作,但为何盘活品牌的需求并未有效释放?

  一位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老总对政府部门说,政府该做的事就是把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好,没必要搞专项资金奖励企业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是这家企业不差钱,还是政府没有摸准企业的脉,企业究竟需要政府怎么做才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结束采访之时,记者祝愿上海在新的一年里让所有恼人的困惑都化作振奋人心的信息,自主品牌建设步入快车道,更多企业收获转型创新的喜悦。

  (责任编辑:段丹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