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驱动企业度“严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01:1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马可佳
“2012年和2008年(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冬天可能不会昙花一现,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教授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以往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就能赚钱发展,如今靠机会驱动的年代已经在各行各业都不复存在了。”
2012年1月8日,是光华管理学院EMBA案例书籍《博光雅华》正式对外发表的日子,在研究了多家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案例之后,张志学教授对2012年中国的经济环境做出了上述判断。在他看来,拐点在2011年已经悄然到来,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增长放缓等系列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唯一有效的出路便是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在张志学眼中,中国2012年将遇到的“冬天”十分符合经济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6740美元阈值,经济增长就要减速。
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到2016年,人均GDP将达到15100美元,张志学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性非常大。“但从当前的情况判断来看,由于内需消费比例过低、投资驱动比例过高、人口红利消失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四大问题并存,经济放缓的情况将提前出现。”
“在当前情况下,以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是企业唯一出路。”张志学说,在当前情况下,如何鼓励刺激消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这背后的根本,则是创新。通过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来达到新的增长。
张志学说:“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各个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尽早做准备的企业,在人员、机制、策略等方面创新的企业,将在这一轮冬天中取得竞争的优势。”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大企业都提出了“现金为王”的保守型发展策略。
而对于2012年这一场预估持续的“冬天”,张志学认为仍然采取保守的策略不是最优选择。
“中国企业要想迈过这个坎必须进行一场高水平的创新。”这对于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无疑是新的挑战。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长期多元化探索之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并于1997年成功上市。
宝丽华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很多中国民企“野蛮生长”的状况类似。最初企业家凭借灵敏的嗅觉,在各个行业寻找机会。在经历了十多年发展后,终于全面转型进入新能源领域。进入了企业从“大”到“强”的加速发展轨道。“创新有很多种,包括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投入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远喜很早就开始反思中国企业对“大”的盲目追求,他更倾向于让企业在本质上变得“强”起来,无疑,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路径。
在中国管理软件领域占据相当份额的天心天思软件集团,其集团董事长夏艳明告诉记者:“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是非常难熬的一年,由于退税政策发生的一些变化,让很多中小软件企业都难以为继。”为此,2012年,天心天思软件集团也在战略和渠道政策及产品规划上做了创新的调整,以应对新的经济环境。
张志学分析这两个案例时表示,很多企业家有着对危机的先天的敏感性,他们常常很早就准确地感知到危机的到来,把危情变成机遇。“凭借创新,有能力的企业将拉大与其他企业的距离。淘汰掉一批占用行业资源的劣质企业。资源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他乐观地表示。
张志学也提醒说,目前,需要全社会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和企业家在冬天也能够敢于创新。
山西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创始人张建功说,对于企业家来说,在冬天里创新的确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说,他所在的领域就存在着国家鼓励企业创新,却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新生技术和产业的创新相对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