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关注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关注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4、经济发展最好是适度技术

  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基本现象是有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而技术创新反而可能排挤劳动力,造成更多的失业。为此,刘易斯详细考察了技术创新是如何影响就业的三种情况,结论是应当考虑创造就业的创新和有损于就业的创新的综合平衡,应当考虑“中间技术”或适度技术。

  首先,刘易斯考察了创新和就业相互关系的三种情况:

  ⑴如果一项革新没有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就会增加就业。

  ⑵革新使单位产品的劳动量降低,但是对产品的需求弹性的增加是足以阻止就业量的减少。

  ⑶革新使单位产品的劳动量降低,但是没有足够的弹性,即足够的需求去阻止就业量的下降。

  根据以上的分析,刘易斯的结论是:一方面我们需要研究那些可以极大地增加产值而又花钱较少的技术革新,这样的技术革新可以增加就业量。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管理手段,阻止企业家进行有利可图但又由于价格机制的不合理而给整个经济带来损失的资本集约型的投资。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应当选择“中间技术”或最适度技术。从发展的角度看,应当注意能够创造就业的技术革新和能够减少就业的技术革新的均衡。([美]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载《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刘易斯批评了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资本浪费,另一方面是就业也没有增加。他说:“浪费的现象在大量已成现实的事物中昭然若揭,它导致了资本利用率的不足——如按对需求的期望所建的工厂,每小时仅有几辆车行驶的高速公路,大型机场和航空集散地建筑的低效利用等。这都是普遍现象。浪费的第三个方面是使一切建筑都变得富丽堂皇,政府建筑尤其如此。19世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使用资本时很讲究节约,所以能保持很长时间的增长和较理想的就业水平。与此构成对比的是欠发达国家正在以更大的气派浪费资本,所以当出现某个大型投资项目完成但其提供的就业却比期望的要少时,就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了。我们总是被告知这些国家资本短缺,可同时资本的低效利用和浪费却是这些国家非常明显的特征”。([美]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载《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96页。)

  联系到我们的现实,刘易斯的批评应当说是非常深刻的。

  刘易斯是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解决传统农业问题的,美国另一位长期研究农业问题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判断是“有效率的贫穷”。他认为在传统农业的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是不变的,人们都掌握着几乎同样的技术,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已经很好地考虑过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问题,已经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没有一个生产要素处于失业状态。由于这种相对封闭的农业排除了技术引进的可能,不会出现妨碍就业的因素,因而是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舒尔茨的结论是要加强对农业的教育投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含量。(未完待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