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络诈骗穿新衣 嫁接股软又出新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4: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国内多家银行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和CSDN“泄密门”事件把网络安全这个话题又提到风口浪尖。

  相比于这两个传统的案件,最近,网络诈骗又穿新衣,入侵股软行业。将传统的诈骗手段结合盗号木马,以“破解”为噱头,大肆贩卖时下知名炒股软件的破解版,声称关闭杀毒软件即可顺利安装,登录后即可免费享受诸如钱龙黄金眼,席位密码等高端付费指标功能,令广大股民趋之若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天,每分,每秒,都有数亿人在和网络打交道。互联网的人气不断上升,带来各种商机,但商机不仅仅止于守法公民,互联网尚不成熟的技术,各种监管漏洞以及网民在使用过程中掉以轻心和贪便宜的心理也给很多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网络游戏玩家虚拟资产被窃取,网银用户流失巨额资产的情况常有发生,被钓鱼网站欺骗的现象也是一再见诸报端,广大网民朋友应引以为戒,提高警惕。

  愈是知名的企业,愈有市场基础;愈有市场基础,愈是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机会,也就愈容易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从而实现它们的诈骗目的。此次网络诈骗,不法分子以股软行业巨头钱龙软件的破解版为噱头,将传统的诈骗手段结合新型木马病毒,首先可以以破解版软件的贩卖获得第一笔收入,接着通过植根股民电脑,窃取相关账户密码,实现第二次财富掠夺。一石二鸟,利益丰厚,诱惑力不可谓不大,于是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打造出这样一出网络骗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字当头,推动网络诈骗手段屡屡翻新,屡禁不止。传统网络诈骗摸样百变,盗号木马亦不断升级。通过伪装成bmp,wav等常用文件或者以邮件,QQ,与音频视频等文件捆绑传播的木马已是过去式,而今,网络黑客编写出只有16KB大小的新型盗号木马,并可通过网页传播。普通的互联网网速即高达50KB/秒,也就是说网民一旦点击进入挂有木马的网址,0.5秒的瞬间即下载了该木马病毒。不受信任的链接地址不宜轻易打开,所谓的便宜软件实则暗藏杀机,企业的核心产品是没有那么容易被破解的。

  笔者在此提醒所有网民朋友,炒股需谨慎,不只是针对股市风险而言。随着各式股软的发展,蹲坐家中,网上炒股已成为股民的首选,股民朋友们还要小心互联网上无孔不入的各种诈骗行为,要善于识别和提防“穿着马甲”的网络诈骗。总之,天上掉馅饼的事,不常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却经常发生。下载软件和购买服务最好通过正规的渠道,该花的钱还是不能省的。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