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战“黑洞”笼罩伊拉克 各派势力角逐百姓受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4: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索不达米亚迎来了新一天的黎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去年12月31日“伊拉克日”的庆祝集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随着去年年底美国驻伊部队全部撤离,历时9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但“获得自由、重新成为国家主人”的伊拉克人却突然发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教派冲突在美军撤离后死灰复燃,与高层“政治互殴”相伴的是血腥爆炸,动荡不宁的国家被外界猜测将滑向内战边缘……一纸逮捕逊尼派副总统的命令,让伊拉克政局犹如“入水而化的药片”,毫无凝聚力可言。失去“坐标”的伊拉克各派势力,也成为美国和地区大国拉拢的对象。伊拉克人掉入“黑洞”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越来越多中东舆论认为,“对美国而言,分而治之的策略仍是控制或影响伊拉克政治格局的唯一有效武器”。

  重兵把守的巴格达绿区也遭袭击

  闹得沸沸扬扬的“伊拉克副总统案”引发了伊拉克国内的政治动荡,让本就脆弱的执政联盟陷入瓦解。去年12月中旬,伊拉克什叶派总理马利基下令逮捕涉嫌参与恐怖活动的逊尼派副总统哈希米,同时要求国会解除同为逊尼派的副总理穆特拉克的职务。哈希米否认指控,随后前往北部库尔德自治区。伊拉克政府数次要求库尔德自治区交人,但享有相当大自治权的库尔德人一直没有同意,并回应说,自治区拥有自己的安全部队,政府的武装部队不能在自治区内执行抓捕行动。

  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大规模的连环爆炸在伊拉克接连发生,最多时造成数百人死伤,各派均指责这是“出于政治动机的爆炸”。今年1月1日,伊拉克财政部长拉菲·埃萨维的车队遭路边炸弹袭击。作为“伊拉克名单”(由伊拉克民族和谐运动、伊拉克全国对话阵线等党团组成的政党)领导人之一,埃萨维几天前与前总理阿拉维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担心伊拉克面临内战威胁。7日,前往圣城卡尔巴拉参加宗教活动的什叶派信徒又成为恐怖袭击对象,路边爆炸导致多人伤亡。6日,伊拉克举行庆祝建军91周年的阅兵式,即使这样,重兵防守的巴格达绿区也遭到迫击炮袭击。9日,又有什叶派穆斯林在巴格达南部遇袭。

  谈到国家现状,伊拉克国家税务总局法律部主任拉阿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权力分配不均时就会出现政治危机。他还告诉记者,从美国占领伊拉克开始,已有50多位法官死于非命,“不能得罪任何一个教派,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伊拉克政府对爆炸死伤者家属的赔偿金为:死者350万第纳尔(1美元约合1200第纳尔),伤者200万,对于物价高涨的伊拉克人来说,这些赔偿并不多。现在,西红柿、黄瓜、土豆都要1.2美元1公斤,牛肉和带骨头的羊肉要15美元1公斤。汽油价格也比战前涨了22.5倍,每升450第纳尔。因为伊拉克警察和部队还无力打击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伊拉克的治安没有明显好转,这让人们对犯罪团伙心有余悸。为严惩罪犯,伊拉克重新恢复了死刑。

  1月1日,《环球时报》记者开车往返200多公里从巴格达到巴比伦省看个当地朋友,庆幸的是,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险情,沿途看到的是普通百姓为生计忙忙碌碌。据当地朋友讲,目前,逊尼派民众处于弱势,比如,在工程承包及供货方面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林秀敏)

  

  “每个派别都握有对方短处”

  在伊拉克人口构成中,阿拉伯人约占78%(其中什叶派约占60%,逊尼派约占18%),此外,较大民族是库尔德人,约占18%。过去,在出自逊尼派的萨达姆强权统治下,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深受打压。俄罗斯政治学家奥尔基在接受俄《观点报》采访时分析说,人口占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过去无权,但美国人给他们带来了民主,现在,他们在议会和政府中占多数席位,而一度高高在上的逊尼派地位下降,于是开始反抗。当萨达姆独裁政权崩溃后,一切问题都暴露出来,人们开始算旧账,相互报复。据伊拉克《曙光报》报道,内政部宣布去年12月下旬逮捕了500多名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经审讯,有75%的人参与了恐怖活动并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有联系。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月5日评论说,“政治”在伊拉克被视为一场零和游戏,如果你不打,就只能失败。什叶派打压逊尼派,是对几十年来萨达姆统治下滥用权力的报复,而库尔德人想把自己放在一个微妙位置,充当敌对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的调解人。据一些伊拉克人讲,马利基为当总理,曾许诺把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划归库尔德自治区,但他上台后一直没有兑现这个承诺,惹恼了库尔德自治区领导人。这次由“副总统案”引发的政治危机正好帮了库尔德人的忙,不管今后谁在台上都得给库尔德人好处,否则很难执掌政府。

  巴格达的建筑承包商阿里·哈桑今年50岁,这名什叶派穆斯林在两伊战争期间曾成了伊朗人的俘虏,在伊朗待了5年。哈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一派势力背后都有人支持,沙特、卡塔尔支持逊尼派的副总统哈希米,什叶派总理马利基既有美国的支持,又有伊朗做后盾,这让美国感到很不爽。哈桑说:“每个派别都握有对方的短处,需要时会拿出来互相攻击。”“伊拉克名单”领导人阿拉维也抨击说,美国是伊拉克局势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指责美国和伊朗都同意让马利基领导的什叶派打压逊尼派的“伊拉克名单”。

  很多中东媒体说,伊拉克陷入乱局,美国难脱干系。阿尔及利亚《东方报》评论说,从客观上看,一个分裂的、各派彼此掣肘的伊拉克,符合美国的地区战略利益。现在伊拉克政坛闹剧也许只是一个前奏和开始,“高潮还在后面”,美国一走了之,却使伊拉克在痛苦中挣扎。埃及《消息报》撰文评论说,伊拉克安全形势出现“真空”,政治争斗让国家陷入“黑洞”,而这一“黑洞”是由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的。在萨达姆统治期间流亡英国的伊拉克学者萨米·拉马丹尼近日在《卫报》撰文说:“什叶派人、逊尼派人、基督教徒、库尔德人、土库曼人自古就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生活,那么现在谁在屠杀这些无辜平民?为什么?”他认为,幕后黑手是美国,“对美国而言,分而治之策略仍是控制或影响伊拉克政治格局的唯一有效武器”。

  伊拉克还要付出一代人的代价?

  伊拉克《晨报》评论说,伊拉克的政治动荡还远没有结束。美联社分析说,伊拉克军方发言人穆萨维表示,已不再针对美军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显然希望利用当前的政治紧张态势重燃宗派战争。穆萨维说:“2005年至2006年,正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将这个国家推向内战。”

  美国国防部前高官杰德·巴宾警告美国政府,“必须面对既没有任何方法也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伊拉克分裂的现实”。他近日在《美国观察者》杂志网站撰文说,“伊拉克就像一片在温水中迅速溶解的药片”,“大屠杀并非伊拉克的‘新常态’,而是‘旧常态’的回归”。巴宾说,乱局将持续到某些新强人严密掌控伊拉克,或伊拉克被分裂为多个按宗派划分的地区并最终被地区大国主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布利兹也断言“伊拉克将分裂”,他认为“伊拉克很可能步南斯拉夫的后尘”,“此前将伊拉克各派捏合在一起的是萨达姆的残忍独裁统治,最近9年则是美军的存在”,而随着美军撤出,伊拉克将很快陷入内战。

  埃及《华夫脱报》总编阿迪勒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少阿拉伯国家媒体都认为伊拉克可能会陷入内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各派利益无法得到协调和平衡,找不到一个利益交汇的“契合点”,将是非常麻烦的事,甚至会出现像黎巴嫩那样的情况,伊拉克“黎巴嫩化”,可能会使伊拉克的阿拉伯属性得到削弱。

  伊拉克人显然希望国家尽快安宁。伊拉克议员巴赫·阿拉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新的一年伊拉克局势会和美国占领期间有很大不同,他相信伊拉克的安全形势会好转。阿拉基说,如果未来几年伊拉克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重建就无从谈起。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9日报道,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领导人同意就民族和解举行会议,以弥合双方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使国家陷入内战的泥潭。然而,会议何时举行不得而知。伊拉克什叶派反美宗教领袖萨德尔所在阵营此前也呼吁,引领伊拉克走出政治危机的“唯一方式”是解散议会,并在半年内举行选举,以弥合各派政治分歧。但有逊尼派政治人物分析说,萨德尔阵营是想借助这一时机塑造自己“危机解决者”的形象。

  俄罗斯政治学家奥尔基说,伊拉克人得到了自由,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也许要等到下一代人,伊拉克才会实现各种势力的平衡”。让伊拉克人引以为豪的是伊拉克的资源,除了石油,伊拉克还有水源。由于这些年一直饱受战争摧残,伊拉克普通百姓对战争深恶痛绝,不希望国家再陷入内战。信仰基督教的商人萨利姆·马克图姆告诉记者,伊拉克近代史就是一部血腥杀戮的战争史,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希望政治争斗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让老百姓多点安全感。(驻伊拉克、美国特约记者 陈宪忠 丁雨晴 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