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券商上市猜想:国信国泰君安上市可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01:3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彭洁云
上市券商年内突破20家无悬念
方正证券和东吴证券的IPO,国海证券的借壳上市,西部证券的过会待发——2011年可谓迎来一波中小券商的上市潮。截至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券商已达18家。
放眼2012年,虽然二级市场的波动对券商上市造成很大不确定性,但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大型券商的上市仍指日可待,东兴、华宝、浙商、南京等小券商各项业务成长性的异军突起,或也成为下一波上市中小券商中的主力,上市券商数量年内突破20家几无悬念。
西部证券顺利挂牌存疑
“受市场低迷影响,证券公司在去年的自营和经纪业务大都惨淡。如果西部证券在2011年出现亏损,就肯定与上市无缘。如果业绩出现大幅波动,也会构成一定影响。”有投行人士对西部证券是否能够顺利挂牌上市表示担忧。
去年9月起,多家上市券商的单月业绩出现大幅亏损,业内龙头券商中信证券2011年三季度自营巨亏2.14亿元,而东北证券全年亏损也已成定局。
1月10日,国海证券率先公布其2011年业绩预告,称公司盈利远低于此前预期。公告显示,国海证券2011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85万元~1.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86%。
西部证券于去年10月24日IPO“闯关”成功,当时申报材料披露的是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的三年一期财务数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其盈利情况与二级市场波动非常吻合,是典型“靠天吃饭”的券商。在近三年一期中,西部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39%、88.55%、78.20%和70.70%。
上述人士分析,不单是西部证券,其他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券商,也有可能因为去年业绩不佳而被阻挡上市步伐,经纪业务占比大且自营激进的中小券商最易折戟。
国泰君安、国信上市可期
在众多待上市券商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两家大型券商的上市。这两家在业内业绩始终名列前茅的证券公司,随着“一参一控”问题的解决,上市进程也日趋明朗化。
去年11月底,申银万国董事长丁国荣公开表示,中央汇金和上海国际集团已经完成了关于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的置换和转让,这也意味着国泰君安已经排除了最大的上市障碍,登陆资本市场指日可待。
“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上市过程中,2012年上市应该问题不大。”国泰君安一位内部人士此前也向本报证实了这一消息。
一位接近上海金融办的人士表示,国泰君安和东方证券正在积极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力争2012年实现IPO。
而国信证券相关人士也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已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材料,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挂牌上市。
“自营业务虽然在去年略有亏损,但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从证监会的反馈情况来看,国信是目前会里申报上市券商中资质最好的公司之一。”上述人士指出。
据记者从非官方渠道了解到,除了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外,已经递交材料的还有南京证券、东方证券、红塔证券等。此前东方证券由于2008年自营巨亏于次年被撤回上市材料;而红塔证券的各项业务均不出色,成长性乏力或是其2010年初被撤回的原因。
上市前“临门一脚”,东方证券又遭遇险情。去年3月东方证券遭遇长江证券增发“包销门”,所持股份于二季度悉数减持离场,预计损失在1亿元左右。若从去年上半年业绩来看,东方证券实现3年盈利基本没有悬念,只是去年下半年的市场突变又为其顺利上市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另外,丁国荣也曾对媒体明确表示,申银万国会力争2013年上市。据内部人士透露,2011年其公司利润在18亿元左右,较上一年下滑约50%。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二级市场的波动对券商上市进程会造成较大影响,但上市券商继续扩容仍是大趋势。
“(去年末证监会下发)新的通知一方面鼓励引导券商业务发展多元化,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业务模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中小券商将拥有更多机会。同时也考虑到国泰君安、国信等各项业务在业内始终领先的大型券商,其成长性空间相对较小的情况。”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券商上市的业务硬性条件指标较原来有所放宽,并更趋合理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券商实现IPO。
记者查阅中国证券业协会近几年券商排名发现,东兴证券、华宝证券、浙商证券、南京证券等小券商各项业务排名上升速度较快,或成为下一波上市券商中的主力。
而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上任后提到,完善证券公司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在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研究制定证券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等言论,也被认为是监管部门大力鼓励券商上市的积极信号。
齐鲁安信股权悬而未决
首创借壳上市已拖五年
此外,外界呼声较高,但尚存较大不确定的上市券商主要有齐鲁证券、安信证券、首创证券等。齐鲁和安信两家券商近年来成长较快,业绩和成长性均符合上市硬性条件,无奈皆因股权问题悬而未决,今年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齐鲁证券仍受困于“一参一控”问题,其参股股东建银投资,从此前的一举控股4家券商和参股3家券商,到去年11月将所持瑞银证券14.01%的股权划转至汇金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批后,目前仅控股宏源证券1家券商,参股西南证券和齐鲁证券,离“一参一控”达标仅剩一步。
而安信证券则由于其第一大股东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为非营利性机构,其费用来源主要是沪深交易所的部分交易经手费和证券公司按照一定比例上缴的收入,存在明显的政策功能。为了顺利上市,保护基金终将逐渐退出安信证券。
据安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人保集团确有意控股安信证券,此前的一次增资扩股已使其成为安信证券第二大股东。无奈人保尚未能拿出足够的股权转让款获得保护基金持有的所有股权,原计划在国内上市后用募集资金完成收购,但目前上市尚告搁浅,安信证券的上市短期内也不会有实质性进展。
此外,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国海证券完成对SST集琦的借壳上市后,仅剩一家已公布重组方案的首创证券也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自2007年2月进入审批程序至今已近5年,首创证券借壳一事却仍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S前锋去年三季报披露,公司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首创证券有限公司的重组方案尚在履行审批程序。等候多年的首创证券借壳S前锋有望修成正果,但重组在时间上相较IPO更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