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市公司热衷理财遭诟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新年伊始,正当股市初现回暖之际,又传来了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大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消息。上市公司辩称自己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市场人士则抨击其借“理财”之名行“玩钱”之实,其违规操作不仅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甚至还将导致实业“空心化”,风险不可小觑。孰是孰非,相信市场自有公允。

  只为提高资金效率?

  1月5日,同达创业及漫步者同时发布公告称,已分别在2011年底前与相关银行签署了购买理财产品协议。其中,同达创业购买了建设银行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短期理财产品1400万元,预计年化收益率5.7%;漫步者与子公司合计以25000万元购买了兴业银行及浦发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同达创业此次公告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金额仅为1400万元,算不上大户,但其连续12个月累计委托理财金额已达11111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2370万元的49.67%,已接近公司董事会授权委托理财的上限。根据同达创业董事会授权,公司连续12个月内累计委托理财金额不得超过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的50%。

  而漫步者或系最频繁的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者。2010年6月份以来,公司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已经不下10次。其中,2011年6月24日购买5000万元,7月1日购买3200万元、旗下北京爱德发购买1亿元,7月29日与北京爱德发合计购买9000万元,8月1日购买浦发深圳分行理财产品,8月30日又与北京爱德发分别使用5000万元、8000万元购买浦发利多多公司理财计划2011年HH193期。根据董事会决议,漫步者及其全资子公司可以使用不超过3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且可滚动使用。

  漫步者证券事务代表贺春雨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购买如此多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看好其收益率,“而且很多都是短期理财,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记者查阅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这些公告竟然千篇一律地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理由都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市场人士质疑,眼下国内各行各业普遍资金紧缺,大量企业甚至不惜转向高利贷,为何偏偏这些上市公司不差钱?

  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2日,共有67家上市公司一次或多次购买银行或信托类理财产品,少则500万元,多则一次豪掷40亿元,这些公司的投资额加起来已达到290亿元,较2010年增加10倍。而2010年全年共有1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条关于运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最大可投资额度共计42.85亿元。

  被指“违规”“不务正业”

  上市公司如此大面积、斥巨资、频繁地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免招来市场人士的非议,有市场人士甚至指责部分上市公司在“玩钱”。然而,华泰证券研究所咨询部主任周林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尽管这有点像“不务正业”,但在实体经济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时,进行中短期的理财产品投资也是可行的,毕竟企业行为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指责上市公司“玩钱”的人士,其主要依据是,这些公司热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以此获得高额收益来粉饰业绩。比如双汇发展、皖新传媒、华映科技曾发布“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双汇发展独资子公司南宁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4亿元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7%。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双汇发展同时披露的中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7597.95万元。即使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2.5亿-3亿元,也不够用来买理财产品。另外,一些上市公司还存在通过委托贷款对外放贷的行为。

  有市场人士指出,利用闲余资金进行理财,虽然无可厚非,但也不应鼓励。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获利,在一定程度上是给公司财务报表“掺水”,误导投资者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从经营者角度看,投资理财尽管来钱快,但风险不为上市公司所能控制,并非上市公司所长。并且,在现实的诱惑前面,上市公司投资理财越来越多出现“越轨”趋势。

  比如,深圳惠程日前披露,其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公司违规利用募投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深圳惠程2010年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4.52亿元,最主要的募投项目是“高性能耐热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单位是孙公司吉林高崎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吉林高琦在中国银行吉林市分行开设募集资金使用专项账户,共存放了3.31亿元。募投资金专户按规定是以活期银行存款方式存在银行,而吉林高琦相关工作人员违规自2011年3月25日开始先后5次挪用募投专户资金购买中国银行理财产品。

  除了上述公司明显违规操作投资理财之外,一些公司看似合理的投资理财也已显示异常迹象。海螺水泥日前也公布了40亿元、被称为“最大手笔”的理财计划,而公司在2011年5月份发行债权融资95亿元。这些理财产品有的年化收益率达8.5%,但有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仅仅只有4.8%,比公司债的票面利率(5.08%和5.2%)还要低。抛开收益率问题,海螺水泥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高达40亿元,几乎是公司发债募资的一半。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和再融资拥有大量资金,按照相关规定,这些资金不能用于理财。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区分上市公司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究竟是募集资金还是自有资金。目前上市公司常见的做法是,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投入的自有资金,或借补充流动资金之名,募集资金变身自有资金,之后再投入理财产品。投资者投资股票是看好公司的发展,而如果上市公司拿广大投资者的钱去做理财,投资者无疑成了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风险就转嫁到了投资者身上。此外,上市公司运用大量资金进行财务投资,致使实业投资金额减少,最终很可能导致实业的“空心化”,风险不容小觑。

  理财收益确能改善业绩

  上市公司大肆购买理财产品虽遭诟病,但在当前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对于缓解资金紧张压力或许并不失为上策。关注2011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从披露内容来看,理财产品的收入确实给不少上市公司带来了“实惠”。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看,也普遍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统计显示,在上半年有理财行为的26家公司中,已有18家发布了中期报告,16家公司实现了投资净收益,合计金额为1.64亿元。

  而在参与理财产品投资的上市公司中,中卫国脉无疑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卫国脉由于重组进展不顺,现有业务难以摆脱困境,公司2011年一季度亏损269.09万元,而上半年亏损额为268.36万元。也就是说,公司第二季度实现了扭亏,而主要原因就是依靠理财收益。该公司公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卫国脉先后使用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财务报告显示实现投资净收益共计1117.14万元。借助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投资,公司业绩确实有了好转迹象。

  截至2011年11月2日,共有67家上市公司一次或多次购买银行或信托类理财产品,少则500万元,多则一次豪掷40亿元,这些公司的投资额加起来已达到290亿元,较2010年增加10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