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流水线”作画案范曾胜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席昱梅

  

“流水线”作画案范曾胜诉
范曾流水线作画现场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因文艺批评文章而引发的范曾诉郭庆祥和《文汇报》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原判。这场长达一年多吵得沸沸扬扬的“范郭案”,以此果告终,引起了文艺界更为强烈的关注与争论……

  在终审判决书中,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一审判决中“文汇集团对刊载的文章未严格审核,存在一定过失”的欠妥认定予以了纠正;对郭庆祥撰文中针对时下其认为艺术界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评论,呼吁“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倡导真诚、负责任的艺术精神,其观点本身予以了肯定;对一审判决中回避和没有确认的范曾“流水线”作画基本事实也予以了确认。但终审仍然维持了原一审判决:被告郭庆祥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范曾书面道歉,赔偿原告范曾精神损害抚慰金7万元,驳回原告范曾的其他诉讼请求。

  判决书下发后,被告郭庆祥对此判决表示不满,发表了声明和质疑,并准备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郭庆祥表示,他不会向范曾做出任何形式的道歉。“对美术界这种歪曲艺术创作、乱搞学术欺骗和误导大众审美的现象,今后我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揭露和批判。同时,为了维护文艺批评的正常开展,我还将保留继续申诉的权利。”郭庆祥代理律师富敏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案件错误地划分了文艺批评、学术争鸣和名义侵权的界限,把贬损当做侮辱,将对今后开展文艺批评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不敢质疑庄严神圣的法律的公平,但能体会得到公众的舆论倒向——郭庆祥虽然输了官司,却赢得了民意,郭庆祥无疑是虽败犹荣,在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他被认为是中国艺术界和收藏界的“良心”,并一举摘下2011年“美术报年度人物”和中国文联评选的“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两项大奖。

  《美术报》执行主编尚辉认为,虽然郭庆祥不是圈中人,但却是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相关人物。组委会对郭庆祥的颁奖词是:“凭借自己对于艺术家创作环境、方式方法的了解,在批评文章中提到了‘流水线作业’,并成为今年美术界谈论最多的词汇之一。他更因为批评文章的用语和论调,‘惹’上官司,而引发了一场关于当下美术批评尺度的讨论。”在2011国际艺术界风云人物盘点中,郭庆祥成功当选国际艺术界风云人物,主办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勇担当重责任,为文艺批评大声疾呼。

  范曾虽然赢了官司,却输了舆论。借郭庆祥的话说:“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受“流水线”作画的舆论影响,近期参拍的作品连连流拍,事实证明,孰是孰非在公众心目中已经有了结论。

  在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当下,随着“范郭案”的始终,使人更深层地理解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概念,郭庆祥与范曾的对阵,郭庆祥艰辛执着地唱出了众多人捍卫艺术真伪,提倡艺术创作的心声。范曾则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何为“流水线”作画,“范曾们”的作品也必将迎来严峻的市场考验。

  正如郭庆祥所说,无论法律宣判的结果如何,都不能阻止我艺术批评的脚步。有了郭庆祥这只“领头雁”,艺术市场的正义集团会越发庞大,这也是艺术领域保持纯净的基石所在。千千万万的“郭庆祥”们,举起艺术批评的大旗呐喊起来吧,还艺术领域一片净土!

  (席昱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