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地挖掘文化底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乐川
潜心书艺与儒家文化
麒景少年习字始于唐楷,苦临二王,上溯汉隶,近年又转涉魏碑、摩崖、墓志、造像及唐宋诸家墨迹,在汲取古人书法高古风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情趣,融会众长,渐成伟岸遒劲、飘逸洒脱的书法风貌。但麒景深知,书艺之精进殊为不易,唯有临池不辍,遍及他长,融会贯通,不断突破,方成大家。艺术超越之困难,古人有一生仅求一“度”之说;“蚕变成了茧,茧又变成了蛾。”麒景用这句颇具禅意的话,表达的是一种追寻中的领悟。
麒景曾多次提起那些在他成长道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像故乡陕西的薛峰、李和生、王亦群等书法家对他少年时期书法的启蒙和鼓励;在京这些年来,结识很多著名书法家如欧阳中石先生及已故书法家谢德萍、韩绍玉等书画名师的指点使他受益颇多。尤其是1996年以来结识的著名书画家孟庆利、刘力上,投身“大风堂”。在与师父孟庆利在共同筹建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的工作过程及各种笔会上,通过耳濡目染,使他的书艺精进,麒景因此常常心存感激。伴随着麒景对榜书的不断苦练和认识,他对榜书艺术愈加酷爱难舍,对中国榜书艺术事业的热心与追求,已成为他艺术生命中的坐标。如今,他又要追随师父孟庆利先生,为“世界孔孟文化促进会”的创立而奉献力量。
作为从艺术、传媒向文化策划人、商人的转变,麒景没有流俗,他用理想和实践去求证他提出的“普商、儒商、佛商”文化,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精神引领者们所要承担的使命,这大概是他北大哲学系的潜移默化使然。
“蚕·茧·蛾”的蜕变
麒景自述其乃“黄土地上生养斯人也”,世隶耕,少家贫,书读小学毕业始出走他乡,从此踏上谋生求学之路,直到成为“北漂”一族……众多草根们一致认为,北京就是一个战场。这样的言论对于麒景而言一点不假,最初的“京缘”是自己的一份热情和那种名叫“挑战”的基因。十几年前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谈到当年,麒景思绪万千,心情澎湃。为了能立足北京,麒景选择了学习,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的两个月里,他埋头苦读,收获知识,感染心灵,更加确定了他的艺术理想。后来的日子对于麒景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每天陪伴他的是一群有理想和抱负的穷朋友,他们一起喜怒哀乐,刀削面、大饼子、二锅头是他们维持生计和消遣的重要资源。偶尔的两声“信天游”把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感动得一塌糊涂,而自己也常常和泪高歌,正如其诗《为歌者而歌》:“锅里还剩昨晚的残羹/红色的月亮/映出歌者的眼睛。”麒景的笔锋在这一“苦难”时期更没有停止,他把自己的神情融会贯通,跃然纸上的不仅是艺术,那是他灵魂的体现,他说“笔丢了,用手指写!”
从最初创办《鲁迅文学社》到从师国学泰斗,麒景一路走来,从只有理想的猴娃娃(陕北方言,对未成年孩子的昵称)长成了可以实现抱负的大后生(陕北方言,对年轻人的昵称)。做过流浪艺人的麒景对于生命和艺术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他把生命艺术化,一直以来都在继续着他的“传道”理想。
而今,麒景渐成业内知名策划人和企业家。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倡导并推进“儒学”文化思想在商业文化的融会和体现,这一切都源于麒景对榜书艺术的酷爱。涉猎文化创意产业是麒景一个由来已久的想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他而言既有艺术理想的完善又有策划及产业模式的全新挑战。他认为,一个传媒人、策划人,要时刻关注未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媒体朋友打趣,在王麒景的性格里有一种名叫“挑战”的基因,分裂、组合、重生是他走向成功的三位一体。
围绕着创意二字,麒景自诩到:创意提升价值,创意无限,价值无限。用胆魄和智慧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是王麒景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方式,振兴传统文化,弘扬黄土文化是他最乐于其道的工作。在麒景的策划下,陕北民歌文化艺术节、定边马铃薯文化节、内蒙古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内蒙古太阳神文化节等一些享有地缘背景的活动策划应运而生。谈到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他认为,要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狗熊搬棒子”,敢于“放弃”,不能沉浸于“古老”而不可自拔,但也决不可割裂传统而“邯郸学步”。
麒景在诗书画艺术之路上的行走与探索,从未止息,从未懈怠。那个偷偷捡拾邻家油漆匠废弃破毛笔的小男孩,那个在山村小学校垃圾堆里捡拾废纸片的小学生,那个挖出窑洞烟囱里黑烟煤和水书写的乡村小子,那个田土为纸,树枝为笔的山娃子,一路从大山走来,来到城市,他将走向何方?路在脚下,麒景正在用他大山之子的格言——耕耘——去书写一个大大的榜书!有其诗证:“……奋起如椽笔,大字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