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抛售项目奋力求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01: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李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走钢索”游戏,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每走一步估计都胆战心惊,这个危险的游戏,还差一点点,他就要“通关”了。不管他有多么“后悔懊恼怒”,冲动的惩罚就是事后付出巨大的代价,在离悬崖咫尺的地方,绿城开始了奋力求生的“抗争”。
2012年对绿城而言,或许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绿城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冯征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计划通过出售项目筹集50亿元,到目前为止,转让的项目已经筹到了40亿元。这意味着,按照绿城内部的测算,出售项目以求生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了。
绿城的压力
准备“首先是卖房子,其次是卖项目,最后是降价到底,退出房产圈”的绿城集团,在一系列断尾式的自救中,终于“原地满血大复活”。
1月5日,绿城中国将旗下无锡项目、上海东海广场项目以及杭州的兰园和新华造纸厂项目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进行转让。除了这4个项目外,被誉为上海外滩之王的“海之门”项目中,绿城所持有的10%的股权,也于去年12月29日转让给了SOHO中国。
这些项目,一共为绿城集团带来40亿元的资金流。
或许,只有宋卫平自己才知道,“断尾”有多痛。至少,在今年绿城集团元旦期间的年会中,有内部人士透露,宋卫平从头到尾都十分沉重,这样的气氛,在以往绿城的年会中,十分少见,毕竟,“卖这些项目,像卖亲儿子一样的心痛。”
这么痛彻的反省,至少在一向以孤傲及理想主义著称的宋卫平身上,着实少见。宋卫平亲自为《绿城集团报年会特刊》撰写刊首寄语《自助者,天助》,文中指出,2012年绿城会有很多变化,将会更多地涉足代建、保障房、服务产品的创新升级、多元化发展等,这或多或少表示,绿城在土地二级市场,未必会像2009年这样有作为,代建也已经成为绿城此后重点发展的一条主线。
痛定思痛的背后是随之而来的被业内称为罕有的12月销售业绩。2011年12月,绿城新增合同销售金额约为56亿元,这是绿城在2011年销售最好的一个月。
此前11个月,绿城已经累计取得销售金额约307亿元人民币。2011年,绿城已确认的销售金额为353亿元,虽然较之前确定的550亿的销售目标仍有不少距离,但对于一直饱受“资金链危机”、“濒临倒闭”传言轰炸的绿城来说,这已经算是“冬天里最暖的一把火”。
“熟人经济”
1月5日晚间,绿城中国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公告宣布,绿城地产向融创置地出售无锡绿城湖滨置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现金代价为5100万元。此前,一直有传言,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和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私交甚好,孙宏斌不仅成为该项目的业主,更是直言绿城中国为“房地产行业的榜样之一”。
2009年8月,绿城中国以29亿元的价格将上述项目地块收入囊中,当时创下无锡市区土地总价的新纪录。
据记者从融创方面获得的信息,融创进入后将和绿城共同操作此项目,但会以融创为主。项目公司共设5名董事,其中融创占3名,总经理一职由融创提名担任。之所以给融创51%的股份,是因为“虽然该项目已经开卖,但真正已售面积并不多,约为5万平方米,该项目未来将由融创与绿城共同操刀打造,升值潜力巨大”。融创方面表示。
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孙宏斌和宋卫平合作的一个开端,双方在无锡市场上还会有进一步的合作。换言之,绿城抛绣球,也是为了更多的合作。”据了解,绿城与融创未来还有可能在无锡另一个地块上展开合作。
与无锡项目几乎同时被出售股权的新华造纸厂项目,在2009年9月被绿城集团以20.05亿元取得。2011年12月9日,绿城集团将在地块上开发的绿城墅园之35%股权,以注册资本金成本作价人民币7000万元出售给一非关联人士。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一非关联人士是西子联合控股旗下的西子房产集团,此前和绿城集团有过多次合作。
不难发现,绿城在售的许多项目都是2009年耗巨资“抢”来的地块,现在接盘的这些卖家,要么是和绿城有过多次合作的企业,要么是和宋卫平关系匪浅的企业,“熟人经济”对绿城也十分适用。
“选择在售项目并没有什么标准,买家愿意买什么项目,就去谈什么项目。”冯征对记者表示,绿城目前选择出手项目并没有特别的标准,主要看来洽谈的买家对什么项目感兴趣。
最近,宋卫平在《绿城集团报年会特刊》上发表了一篇“刊首语”,深刻反思了公司管理层对2011年调控的预判失误:“回望2011年,百感交集。2011年最该反省之处,是管理层对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调控‘烈’度缺乏预判,导致公司在面对房地产业严厉调控时十分被动。”
(记者阴雪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