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观数据暗示货币政策微调中外资银行家激辩利率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3 14:23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实习生 俞虹

  由于昨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物价指数“减压”明显,花旗、渣打的经济学家在第一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货币政策有望逐渐放松。但在利率调整的问题上,中外资银行的研究学者观点开始“打架”。

  货币政策逐渐放松

  2012年年初,众多机构和业内专家纷纷开始对2012年经济作出预测和展望,记者发现“2012年是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之年”成为了大家的共识,12月宏观数据的公布也再一次印证了市场的观点,随着去年12月份存准率的下调,以及近两个月CPI的快速回落,外界普遍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已经迎来了拐点。

  花旗中国区个人金融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在昨日举行的“花旗2012经济展望媒体见面会”上预测,由于货币政策处于放松之势,农历新年之前降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常务总监兼联席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也预测,未来的6个月内将可能出现3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对此,交行金研中心昨日则表示,为促进银行适当加快信贷投放、缓解外汇占款增长放缓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2012年准备金率可能下调2-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同时也不排除若资本大规模撤出、准备金率进一步增加下调次数的可能。

  但对于“宽松的尺度”一些机构还是持较为保守的观点,交行金研中心的经济学家认为,2012年在通胀压力减轻的同时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但考虑到中长期通胀压力犹存,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也不大,货币政策也不具备大幅放松的条件。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也指出,中国已经开始了放松货币政策,但由于宏观经济还没有显现严重低迷的讯号,放松将是个逐渐地、并将根据数据而调整的过程。

  降息还是加息有争议

  在外界对货币宽松问题上达成共识之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加息问题却成为了争议点,各家机构的观点基本分为加息与降息两派。

  作为降息派的代表中国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上海)中心副总经理赵志敏表示,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迎来了拐点,尽管官方口径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但实际上却是打左灯向右拐,是一个从紧到谨慎宽松的转变,因此只要CPI不再重新抬头,2012年完全有可能迎来降息周期,而且海外市场也是一片降息浪潮,因此首次降息的窗口期很有可能在2、3月份。同时,汇丰也预测若今年年中CPI能够降至3%以下,则将存在很大的降息可能性。

  而作为加息派的代表邱思甥则表示,花旗认为中国经济2012年不存在“硬着陆”的可能性,因此今年内也基本不存在降息的可能,除非在出口环节上出现重大问题,但目前出口并无大碍。他还指出,由于现在中国正处于负利率阶段,因此花旗预测2012年内将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次加息。作为中间派交行金研中心则认为,从具体操作来看,在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物价涨幅逐步回落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息必要性已大为降低。但考虑到中长期通胀压力犹存、经济“硬着陆”可能性不大以及实际贷款利率较高主要与流动性偏紧有关,降息的可能性也不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