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携手合作,谱写中沙关系新篇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4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温家宝总理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正式访问前夕,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李成文说,沙特阿拉伯王国地处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诞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自1990年7月21日中国和沙特建交以来,两国坚持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原则,积极全面推进双方交流与合作,两国人民友谊不断加深,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

  相互尊重是中沙关系发展的核心。中沙都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都奉行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建交以来,两国彼此尊重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关切,为中沙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互利互惠是中沙关系发展的基石。中沙贸易互补性强,两国建立在互信、互利、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友好合作格局已经形成。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石油供应。中国产品物美价廉,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受到沙特消费者认可和欢迎。沙特现正处于新一轮建设高潮期,中沙企业在劳务工程承包领域的合作蓬勃发展。此外,两国在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也日益增多。

  长期合作是中沙两国共同目标。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中沙均处于历史最好发展阶段,两国战略性友好关系也处在历史最好发展阶段,两国开展长期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全面深化中沙战略性友好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沙各领域互利共赢合作,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既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李成文说,近年来,在中沙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沙战略性友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双边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首先,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阿卜杜拉国王(时任王储)于1998年访华,江泽民主席于1999年访沙。2006年,胡锦涛主席和阿卜杜拉国王在3个月内成功实现互访。2008年,习近平副主席访沙。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三年内第二次访沙。这些访问增进了中沙互相了解与互信,推动了两国各领域互利友好合作,不断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水平。自建交以来,中沙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近30个。两国在巴以、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也日益紧密。

  其次,经贸和能源合作富有成果。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2.9亿美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11年1月至11月双边贸易额达58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沙特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国。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富有成效,目前在沙中资企业100多家,在建项目众多。

  第三,文化交流丰富多彩。近年来,中沙文化领域交流与往来日益增多。2002年,中沙签署了《文化教育合作协议》。2005年11月,“中国文化周”在沙举办。2010年,沙特积极、全面参与上海世博会,拨款1.5亿美元修建面积仅次于中国国家馆的沙特国家馆,会后还将沙特馆无偿赠与中方。为庆祝中沙建交20周年,“中国文化周”活动2010年12月再次在沙举办。2013年,中国将担任“杰纳迪利亚”文化节主宾国,相信将进一步增进沙特人民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两国人民间的友谊。

  第四,教育合作发展迅速。两国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2008年,沙方派员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中阿教育合作论坛”。2009年,沙高教大臣安卡利率由沙高教部及20多所沙知名高校校长组成的代表团访华。2010年,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连续两年组织多所中国大学赴沙参加沙特国际高教会与展览会。近年来,中沙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2011年,沙特在华留学生约1200人,我在沙留学生约260人。

  最后,李成文说,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分处亚洲东西两端的中沙两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所瞩目。我们愿与沙特携手合作,不断推动中沙战略性友好关系向更深、更广、更高水平发展,共同谱写中沙关系新篇章,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共同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开罗1月13日电)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