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现场直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陈之罡
14日,时近晚八点,台北市,马英九竞选总部所在的国民党党部大楼前,人群水泄不通。巨幅的竞选广告画幅高高垂下,几乎遮住整个大楼。在广告中,马英九和搭档吴敦义双手抱胸,笑意盈盈地看着前方。
到此刻,大部分选票已经开出,马英九笃定连任。几个小时前还有些忐忑不安的人群,现在完全放松,欢声笑语不断。演讲台上,女主持人兴致盎然,一遍遍地引导台下人群为马英九的入场进行彩排。
预报中早就该下起的雨,等到了投票结束,终于按捺不住地下起来。雨越下越大,偏偏就在此时,马英九进场了。人群顿时大乱,之前的彩排早就被抛到了脑后,所有人全都欢呼站起,寻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来分享这个胜利的时刻。
这场胜利的确得来不易。
马英九的竞选连任艰苦得出乎预料。即便在马英九的民进党对手去年四月成军,选战正式开打之前,很多人都相信,马英九将会轻松赢得连任。
在四年前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大胜民进党17个百分点,两百多万票,这是选举中少见的“山崩式”的胜利。经此一役,民进党颇有溃不成军的势头。尽管在两年前的地方政权选举中,民进党仍然展示出其实力,颇有斩获。而此次大选,马英九挟在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声势和资源,面对的又是一位几乎毫无选举经验的对手,照常理应该拥有明显优势。
但是,这场选举却打得难解难分。在选前民调中,马英九与对手的差距都未能显著拉开,甚至有些民调还预言民进党或以微弱优势胜出。很多分析人士相信,双方最后的差距将不超过5%也就是十几万票的出入。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过去几年中受国际大势拖累,经济不景气,民众不满,马英九及其团队也因此遭受颇多压力和责备。马英九当年因“温良恭谦让”的特质而被誉为形象清新,现在则因此被不少人疑为优柔寡断、缺乏魄力。
与此同时,对手民进党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在2008年的选举,当时的民进党受陈水扁拖累,被认为几乎跌入谷底。即便如此,民进党仍然获得逾四成选票。
民进党选择蔡英文迎战马英九,也透露出其求变的努力。
蔡英文只不过在五年前才加入民进党。蔡英文“富二代”出身,有洋博士头衔,之后学而优则仕,由大学教授而从政。蔡英文与民进党气质并不契合,反而略微显得有些害羞模样。而正是她的另类,反而掀起一阵旋风,让马英九的选战步步心惊。观察蔡英文的造势活动,她的支持者富有激情,并且吸引很多年轻的都市选民。
相形之下,由国民党主导的泛蓝势力也在同样经历转型,而这个“百年老店”的转身有些迟缓。2000年,国民党首度失去政权,主因就是宋楚瑜当年脱党参选,连宋相争,阿扁得益。12年过去,国民党仍然要面对当年同样的难题,面对不老的战将宋楚瑜。
宋楚瑜的参选并非因其志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而是为了其政治血脉的延续。根据台湾的新选举安排,在此次选举后,如果政党未能拿到5%的选票,将失去之后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提名权。如果这样,则意味着宋楚瑜的亲民党彻底泡沫化。相反,如果获得足够政党票,并按其比例获得一定议席,亲民党则可以在立法机构组成独立党团,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也因此,宋楚瑜此战一直奋战到底,并且在选战中主打同出蒋经国门下的马英九,其意昭然,就是为争夺泛蓝的选民。
如果说马英九的选战受制于民进党的转型和泛蓝的分裂,蔡英文的步子同样也还跨得不够大,民进党的转型还不够彻底。在此次选战中,在两岸议题上,蔡英文未能跳出民进党长期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试图以“台湾共识”的笼统提法回避质疑。但是,这一策略并不成功。
两岸局势的缓和,堪称马英九在四年任内的最鲜明成就。更多民众在两岸交往中受益,或许让民进党操纵两岸议题的机会不复存在了。
依靠两岸议题,马英九终于得以在最后关头突围,让混沌胶着的选情变得清晰。马英九的支持者在大雨中聚集不散,终于等来这一时刻。
制图/蒋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