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谭浩俊:如何看待出口大省下调增速预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06: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记者从1月5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江苏、浙江、广东这三大出口省份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出增速逐月下滑态势,国内外形势的持续严峻使得这些省份纷纷调低今年出口增速预期至10%以内。(1月10日《经济参考报》)

  笔者以为,调低外贸出口增速,对出口大省来说,既是理性的,也是无奈的。

  众所周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并不相同。1997年那次,受挫的只是部分亚洲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和影响,只要我们出台鼓励出口的政策和措施,便能够迅速释放出口活力,强力拉动经济发展。

  相反,此次危机的主要冲击对象是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经济普遍陷入严重低迷状态,债务危机不断发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我们出台鼓励出口的政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对以发达经济体为主要出口对象的出口大省来说,下调出口增速预期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下调出口增速预期只是出口方式的一种转变,不是实质内容的转变。从出口大省乃至全国这些年来的出口情况看,虽然出口增速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进出口贸易也继续以高速度增长,但依靠劳动力红利和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的出口方式,已经严重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节能环保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理念,出口的效益正在逐年下降。

  因此,如何在调低出口增速预期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合理规划出口布局。东部和沿海地区要跳出目前的出口框架,从劳动力红利、资源环境红利模式转向技术红利、品牌红利、核心竞争力红利模式。中西部地区则可以继续发挥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把东部和沿海地区的优势接纳过来,形成相互补充、接应、衔接的良好格局。

  第二,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牌培育的步伐,构筑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技术和品牌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两大核心要素,没有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不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同样,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也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更不可能真正走出去。在这方面,东部和沿海地区必须充当先锋,特别是江苏、浙江、广东等出口大省,必须从目前的加工制造基地转向创造创新基地。

  事实上,这项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关地区的重视,但似乎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以新兴产业为例,很多地方还满足于名义上的新兴产业,如风电和太阳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项目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依靠政府的补贴维持生存。甚至有些企业,还出现了补一损一、对环境产生破坏的现象。如何真正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如果能够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时候,潜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品牌的培育与宣传,不失为一次良好的契机。

  第三,要从政策上引导和促进企业转变出口思路、调整出口目标、优化规划布局。总结我国出口工作的经验,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如果继续套用过去的做法,显然不合适,现在必须在政策上作出较大的调整和优化,即用差别化代替目前的“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东部和沿海地区,要以鼓励企业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资源集约利用为立足点,相关政策必须围绕这样的目标给予引导和扶持;对一般的出口产品,不再给予政策扶持。而对中西部地区,要以鼓励出口、鼓励加大与东部地区的合作、鼓励引进外资等为主要目标,使中西部地区能够尽快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当然,对严重消耗资源、影响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产品,不仅不能鼓励,还要加以限制。

  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出口大省出现的下调出口增速预期之举,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到下一步扩大出口、发挥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新平台、新起点。(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谭浩俊:对11月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不能盲目乐观

  充分认识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重要性

  王振峰:贸易顺差三年连降 出口如何“稳中求进”?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