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现在非国际板推出的最佳时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蒋飞
上海市市长韩正昨天在上海人大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当前并非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国际板并未淡出监管层视野,未来它仍将作为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一个步骤适时推出。
韩正在上述场合表示,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明确提出适时推出国际板。国际板推出有一系列准备工作要做,包括规则、制度等,这项工作正顺利推进。不过,国际板推出是要有时机的,现在并非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国际板现在并没有时间表。
此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会后,证监会在发布的郭树清讲话稿中没有涉及国际板。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前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去年5月在上海出席陆家嘴论坛时曾公开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
由于今年以来A股持续下跌,部分市场人士和媒体舆论将下跌归咎于持续的新股发行导致的市场扩容。而国际板同样意味着扩容,在悲观气氛的烘托下,任何支持国际板的动议除了需要面对理性的研判之外,还遭遇了更多的非理性责难。因此,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和交易所已经很少直接谈及国际板;仅有的几次发声也往往是为了澄清“国际板近期推出”的市场传言。
但是,这些迹象并不意味着国际板淡出政策视野。事实上,监管层仍将在目前已经搭建的国际板的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际企业在A股上市。一位熟悉国际板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国际板的真正意义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步骤,而后者已经是“十二五”规划的既定政策目标。
市场对于国际板的恐慌和抵触情绪其实是对这一政策的误解。首先,国际企业在A股上市融资并非前所未有。统计显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外资控股的超过70家。全部上市公司中,70%有外资参股。国际板仅仅是将国际发行人在A股融资的行为制度化,并且集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次,国际板是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步骤,其实际效果之一是资本流出(允许国际发行人将人民币融资换汇汇出);但资本项目开放是双向的,既有流出,也有流入,具体体现在扩大QFII规模、允许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因此,包括推出国际板在内的一系列措施都将促进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加大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只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加快推进相应的汇率和利率等金融改革,一个开放的A股市场最终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全体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