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两份报告浇灭商品“虚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07:38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农产品强势反弹在美国USDA报告中终结,而工业品的强势也在标普一纸降级报告中戛然而止。标普下调欧元区成员国主权信用评级正加快危机到来的进程,风险类商品甚至包括避险类资产黄金将遭遇大规模冲击。

  进入2012年,商品和股市的春节“红包”行情如火如荼,“政策红利”、货币放松和中美经济指标回暖成为反弹的助推器。然而好景不长,农产品强势反弹在美国USDA报告中终结,而工业品的强势也在标普一纸降级报告中戛然而止。全球来看,标普下调欧元区成员国主权信用评级正加快危机到来的进程,风险类商品甚至包括避险类资产黄金将遭遇大规模冲击。

  欧元区经济风雨飘摇

  1月13日,标普宣布下调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欧元区多国的债信评级,如果之前对欧债危机开始趋于稳定还留有一线希望,但此时已经破灭了,可能造成的冲击包括:解决危机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首先,九个被降级的欧元区国家借贷成本将增加,紧缩计划将变得更加复杂。其次,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与欧元区国家的债信评级密切相关,其贷款能力的下降也几乎是必然事件。再者,评级下调,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债券被下调两级,很可能会给欧洲银行带来进一步的融资压力。同时,如果私人部门债权人拒绝妥协,欧元区领导人将面临是否接受“非自愿”希腊债务违约的艰难抉择,并将面临危机严重蔓延或者对希腊的金融援助方案贡献更多资金的可能。

  除非欧元区领导人能够尽快拿出更加令人信服的救助方案(如非欧盟国家的重大贡献或欧央行推出量化宽松),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正在日益临近。

  对于商品市场而言,欧洲金融市场融资成本进一步攀升,这可能导致此前以低成本借入欧元购买风险资产特别是大宗商品的头寸被迫结清头寸,而欧元和美元利差进一步加大,资金将继续流入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而2011年10月和11月资金流入美国已经导致商品大跌,且美元走强对商品而言在计价上是不利的。

  工业品去库存不顺利

  农产品缺乏通胀题材

  首先,经济增长低迷导致工业品去库存不顺利。从中国12月份制造业PMI分享指标产成品库存指数来看,尽管其自高位出现乖点向下,但依旧高于50,暗示企业去库存相对缓慢。以商品风向标——原油和铜来看,前者由于地缘局势紧张,一度强势冲高,而在1月中旬,由于其他欧佩克增产足以弥补因禁运伊朗原油的缺口,2012年全球原油不存在大规模缺口,而欧美甚至全球都不能承受全面冲突引发油价暴涨,引发经济二次衰退的代价,伊朗也不会冒天下不韪。至于后者,在LME铜库存持续下降的同时,中国和北美铜库存却持续攀升,全球铜库存综合计算没有大幅下降,保持50万吨上方,而对于12月份铜进口飙升可能对于铜价而言反而更不利。据相关机构调研发现,12月份铜进口80%属于融资铜,而1月份下游铜材加工行业更是出现了只有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才出现的停炉现象。原油冲高缺乏后劲,而化工品也在阶段性反弹后得不到成本的进一步支撑而放缓,甚至因春节期间下游纺织、房地产和钢材行业因放假采购进一步萎靡的影响而再度下探。

  其次,1月11日晚,美USDA报告大幅调升大豆期末库存,下调压榨和出口,以及南美天气的炒作结束,豆类应声大幅下跌。而油脂类因春节备货基本接近尾声,节后淡季恐怕加剧调整压力。对于农产品而言,通胀题材的沉沦是农产品反弹不力的普遍性因素,12月份中国CPI尽管环比出现回升,但是同比增4.1%,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 程小勇)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