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2%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木佳石俊
国家统计局17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5.4%。此两项数据也均超过去年初制定的8%和4%的预期目标。
在发布会现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首先介绍此次发布会与往年不同的地方:新闻背景资料在内容上增多、变长了,同时现场还制作了幻灯片进行演示;除了今天发布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外,统计局的网站上还会将各个专业的详细情况和数据进行公布,希望能给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统计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7家中外媒体的提问中,就有4家涉及到统计数据的改革上,内容集中在GDP和CPI数据的测算、基尼系数制定以及统计数据的生产方式等方面,而马建堂也进行了回应。他表示,统计系统这一两年来都努力地推进改革创新,规范统一和公开透明,统计工作要在发布综合数据的同时尽可能发布更详细的数据,让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感受,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变化。去年GDP增幅逐季回落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马建堂在会上介绍去年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对于2011年GDP逐季回落的原因,马建堂表示,一方面这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包括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发达经济体复苏步履维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然不断发酵和扩散,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主动调控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去年中央把控制物价摆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随着调控效果的显现,经济增速也会逐步回落。“尽管GDP的增速在逐季回落,即便就第四季度看,8.9%的速度也仍然在一个正常的区间。如果我们的国民经济能够保持8.5%—9%的速度,物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方式转变得比较快,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这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宏观经济的总体格局。”
物价中长期上涨压力大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5.3%,农村上涨5.8%。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0%,12月份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1%,12月份同比上涨3.5%,环比下降0.4%。
对于当前的物价问题,马建堂表示,中国物价中长期上涨的压力还是存在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长期性价格上涨压力凸显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将是长期的、刚性的。2012年那些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同时导致物价中长期上涨的压力也存在。“这就需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注意把握住一个度,既要保持宏观调控来之不易的物价上涨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的好的势头,顾及到未来的物价上涨的一些压力,同时又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于本报记者关于CPI变化与百姓真实感受不一致的问题,马建堂回应说:“如果要说感受的话,最好不要用综合指数谈感受,因为综合指数是若干个产品加权在一起的,要用分类数据去感受。”他认为,CPI是个综合的指数,包括了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上千种价格代表品,然后把它加权综合生成一个指数,来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综合水平,它为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可以度量的、稳定的参考点。
经济运行形势仍然严峻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而2011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4.2%,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1.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8%。
对此,马建堂认为,长期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投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投资活动的背后是巨大的矿产资源消耗,我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下更大的气力来鼓励消费的增加,鼓励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转向平衡的依赖投资、消费和进出口。
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马建堂表示,2012年,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都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也给科学的宏观调控增添了不少难度,要增强忧患意识。当前的国际环境还是比较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就造成我国今年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还是非常严峻的。从国内看,2012年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还是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但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仍然存在。部分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