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的毁灭与救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1:3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费雪
大萧条会再度发生么?
在美国人利雅卡特·艾哈迈德看来,这是任何人在面对大萧条历史时候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他在《金融之王》中力图回答的问题。回首1929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改写了20世纪的诸多历史,从法西斯的崛起到二次世界大战,负面影响难以计数;同时,大萧条也改写了经济学的发展,如今,大萧条仍旧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圣杯。
大萧条如何产生? 大繁荣如何滑向大萧条的深渊?直到今天,这一问题尚无定论,各派争论喋喋不休。在不同的讲述着眼中,大萧条有着不同的形貌沟壑。对于利雅卡特·艾哈迈德来说,他本人是职业投资人,曾任世界银行投行部主管,从事投资履历达20多年,使得他的角度更为聚焦于金融市场。他选择将历史的解剖刀挥向银行家,也就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俱乐部4位成员——在当时他们分别管辖着英格兰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德意志银行和法兰西银行。
关于大萧条的一切,其实在一战开始之前已经埋下伏笔。伴随着一战炮火,美好时代也随之终结。不仅欧洲满目疮痍,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也难以为继:大部分黄金流入了最后参战的美国,美国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笔巨额财富;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处于破产边缘,难以给予货币以相应黄金保障,贬值或者紧缩成为两难选择。
在此格局之下,金本位越发成为一种怪诞的“扑克游戏”,所有筹码也就是黄金都集中在了美国,这个对于国际政治尚处于懵懂青涩状态的国家手里。也正因此,中央银行家的角色逐渐由隐秘幕后推向经济决策中心,成为隐形世界的君主。当时流行论点在于,黄金仍旧是繁荣的基石,金本位也是金融体系稳定基石,世界应该最快地回归金本位。这些中央银行银行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中也大多秉承这一思路,通过强调国际外汇市场稳定、资金流动自由等手段,经济增长得以恢复——然而,救赎黄金的代价,可能就是世界的毁灭。
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不过这一短暂而表面的繁荣背后,也隐含着岌岌可危的动荡,最终导致了大萧条的发生。本书的副标题是“毁了世界的银行家”,也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他们的盲目自信毁灭了繁荣。四位本应拯救世界经济的银行家也回天无力,甚至他们种种应对与努力,按照作者判断,也显得“无序和徒劳”。
其实,本书还有另外一位主角,那就是经济学家约翰·梅塞德·凯恩斯。他年轻自信、才华横溢、洞察惊人、浮华潇洒,四位银行家痛苦应对的历史,几乎也成为凯恩斯冉冉升起的履历:他最早洞察到战争财政的难以为继,也指出了战后赔款对于经济和平的戕害,更是早早洞察出金本位对于经济发展的桎梏。
作者显然处处将凯恩斯置于四位主人公的对立面,凯恩斯几乎成为对于毁灭的救赎。甚至作者对于四位主人公的笔触,也很类似凯恩斯《和平的经济后果》中对于各国元首不失嘲讽的洞察:英格兰银行的蒙塔古·诺曼,有些神秘和神经质;法兰西银行的埃米尔·莫罗,生性多疑且憎恨和恐惧外国人;德意志银行的亚尔马·沙赫特,死板、傲慢、才华横溢而又狡猾;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本杰明·斯特朗,表面上劲头十足,但其实是个深受伤害、不堪重负的人。
显然,这是一部外行人也能看下去的国际金融史。以四个处于大历史漩涡中心的人物切入的角度,使得本书整体脉络相当清晰,获得了2010年普利策历史奖,《金融时报》和高盛最佳商业图书,《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等荣誉。作者将大萧条置于20世纪历史之中审视,其间对一战、金本位、战争债务和赔款、恶性通胀、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暴富等历史话题均有一些深刻阐述,不少掌故令人解颐。
尽管很多结论存在争议,但提供了很多历史细节。书中指出,在1914年,大部分中央银行都是私有的,也使得角色定位微妙。譬如,英格兰银行最早是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而诞生,经营者来自一群不能见容于法国的胡格诺派城市商人;后来采取理事制的英格兰银行管理者们,也往往有着本职工作,将管理英格兰银行不过是看作“应尽的公民义务”。阴谋论者往往以央行为私人所有而大做文章,却不知历史有其根由。
读史令人扼腕叹息,也使得时局清晰。再从本书副标题“毁了世界的银行家”来看,意在扼叹衮衮诸公未能挽救世界于金融危机深渊,这一点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早期央行运作形如俱乐部,从理论到职责皆简陋不堪,譬如当时颇为流行的“真实票据”理论。回头来看,往往惊异于掌舵前辈对于货币以及经济见识之业余,即使伴随宏观经济学发展,诸位央行行长是否有根本性长进?今日对于金本位的牧歌般呼唤是不是建立在对于历史的全面理解之上?
金融危机一直与人类历史并存,只不过在20世纪之前,或许金融裹挟经济的程度不深而已,或许习惯高增长的国人今后更多要习惯衰退与繁荣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