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暗疮:6000亩土地用来排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01:3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吴新
[ 在沿海发达地区,6000亩土地用来排污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辽阔的内蒙古原野,6000亩地就像是一整块皮肤,起了一个烂疮而已 ]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的官地营村,污水早已成湖。
近日,由于托克托工业园区污水排放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和当地土壤环境,其中在港上市的老牌内地企业中国制药集团(主要资产为联想控股收购的石药集团的部分资产)在内蒙古的生产基地被各家媒体点名报道。
这里,“原本能在盐碱地上称王的”的红柳林正在虚弱下去,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黑妞妞”的飞行昆虫却泛滥成灾。这些自然界的改变出现在七八年前,百里之外的托克托工业园区就在当时落成并渐成规模。
托克托县是黄河上游的终结点。黄河流经托克托县境37公里,黄河自西向东流来,至此折向南面而去。虽然尚未形成直接污染,这个古代的兵家必争战略要塞,正威胁着黄河的水质。
不远百里来排污
官地营村西南方向一公里的污水湖边,已经见不着几棵活着的红柳。
村民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个湖已经形成有七八年了。此处原本并非湖,只是一片红柳林。为了集中排污,这里1000亩大小的地块垒起高高的土坝,污水流入土坝围成的红柳林,便形成了“湖”。陆陆续续,七八块“污水湖”逐渐形成,面积足有6000亩。被包围的红柳林,一棵一棵死去。
数千亩的污水湖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并没有造成污染的源头,那么污水怎么会汇聚到此的呢?
顺着污水流经的方向,本报记者摸索到十几公里之外的氧化塘,污水正是从这里流出来的。
位于伍什家村附近的氧化塘,一共有三个,平均每个氧化塘的面积达到了1000亩。这里同样荒无人烟。
村民们告诉记者,氧化塘与其他的池塘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个集中储存污水的池塘,除了随大气“蒸发”,看不出有其他什么处理措施。氧化塘的储存容量有限,超过一定水位。与氧化塘连通的沟渠便开闸放水。污水从氧化塘闸口流向四面八方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沟渠,遍布伍什家付周围的四五个村庄,最终到达官地营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向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工业园区开发近8年,每年若按500万吨污水算,累计排放污水达到4000万吨。氧化塘蓄水总量仅有180万立方米,还不到排放总量的零头。即使现在关、停排污源,除去向大气蒸发的污水量,仍有数千万吨污水排出,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渗入地下。这些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如果等待自然降解,至少需要上百年。
媒体曝光托克托工业园区污染事件后,1月9日,托克托县政府回应称:将对氧化塘存放的污水进行安全防控,确保不出现污染事故。
1月12日的内蒙古天寒地冻,记者拍摄到氧化塘放水的闸口处,仍有一股股的污水细流,从厚厚的冰层下流出。
氧化塘底部通往外界的接口处,连接着一个只有几米长的由石块和水泥砌起的沟渠,沟渠里结满了明黄色、乳白色、铁锈红的冰块。股股污水流过人工沟渠,直接进入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天然灌溉渠,继续向四面八方流去。以伍什家村为中心辐射的四五个村子,几乎所有的河道满是这种已经结成冰块的、说不出什么颜色的污水。提灌坝下游四五米宽的河道,混着浓稠的泡沫浩浩荡荡,满溢着快要覆过路面,在夕阳下泛着银色的光。
闸口上方的一个水泥立面上,则书写着绿色的“防治污染”四个大字。
随着媒体的逐渐曝光,事件逐渐演变成工业园区与制药企业之间的相互推诿。
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及其二级污水处理厂认为,石药集团排出的污水COD超标过于严重,以至于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机器设备无法正常消化;而石药集团则认为,其一,园区除石药中润制药外,还有别的制药企业;其二,工业园区有责任做好包括污水处理在内的一切善后服务。
划清企业一级污水处理厂和园区二级污水处理设备的责任边界,在标准、规范和技术上,并非难事。这一边界之所以在企业和园区之间变得模糊,还是在于经济利益的牵扯。
值得寄望的是,大股东联想控股向本报记者来电,他们对于石药集团的投资,并不仅限于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合作者。“我们一定会管”,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品牌部门相关负责人承诺。
“工业强县”发展冲动
“哪里栽上哪里长,盐碱地上它称王”,这是二十年前,内蒙古、新疆等地兴种红柳林时流传的谚语。由于红柳根系发达,耐盐碱,种红柳林防治风沙、治理盐碱,成为了河套地区保护环境的时兴做法。
但工业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动,显然等不及编柳筐、取柳药的传统林业经济。
在工业园区没有建起来的时候,红柳是当地的宝贝,每个村都有负责看护红柳的村民,谁偷砍红柳或毁坏红柳,都会被处理。如今,曾经投入巨资种植和维护的红柳林,已经无人看管。喜水的红柳即使再耐盐碱,也经不起铁锈红般的污水腐蚀。
红柳在减少,托克托县的经济却实现了腾飞。
“地上没草,地下没宝”的贫困县托克托,2010年一跃成为西部百强县第20名。1999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6736万元,到2010年末飙升至逾20亿元。
由于地处呼和浩特近郊,托克托县抓住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工业园区上马建设的机遇,打出了“工业强县、工业立县”的口号。2006年,托克托工业园区被授予“全区十强开发区”,位列全区20个重点工业园区第二位。
但另一方面,官地营村的常住居民骤降至现在的百十来人口。稍有出路的村民都选择了迁离自己的家园。
据托克托县政府公布,三个氧化塘蓄水总量为180万立方米。而工业园区副主任肖文伟则向媒体透露,每年排出的污水达到500万立方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工业园区开发近8年,每年若按500万吨污水计,累计排放污水达到4000万吨。氧化塘蓄水总量仅有180万立方米,还不到排放总量的零头。即使现在关、停排污源,除去向大气蒸发的污水量,仍有数千万吨污水排出,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渗入地下。这些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如果等待自然降解,至少需要上百年。
现有氧化塘的北面,新的氧化塘还在建设之中。但再多的氧化塘,容量仍然有限,不是根治污染的办法。
1月9日媒体曝光工业园污染事件后,托克托县政府表示,将加快在建环保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早日投入使用。
内蒙古是西部大开发,以及中东部地方产业向西部和内陆转移的重镇,和当年的开发区一样,工业园区的兴建一直被认为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
像托克托县这样离中心城市近,交通又便捷的县城,是重点工业园区落户和企业内迁的首选。其腹地广阔,成片的荒漠和无人耕种的原野,无形中也为排污开了方便之门。在沿海发达地区,6000亩土地用来排污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辽阔的内蒙古原野,6000亩地就像是一整块皮肤,起了一个烂疮而已。
即便只有百名村民,即便只是数万公顷原野中的一小点,即便离黄河还有几十公里,任何一片土地,都没有可以受到污染的理由。